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网友语录 渊辞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原谅他们,是因为你自以为你的道德高于他人,这是极端的傲慢。”
@26471 #读了 《失落的卫星》

从饭否上看到有人读这本书(下面这张截图),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本书我以前读过一部分,于是这次一口气读完。

!image

!image

我并很十分喜欢作者的叙事角度,但能理解为什么他那么叙述(毕竟都是受中国教育长大)。但不可否认,大脑的好奇心促使我还是几乎一口气读完了。

中亚有我爱吃的馕和热情可爱的当地人。此生定要去一趟 - 慢游中亚。
@26471 仿佛为了安慰一个旧地重游的旅行者,我发现纳斯尔丁的骑驴雕像还在那里。纳斯尔丁是苏菲派的智者,在中国则被称为“阿凡提”。很多民族都认为纳斯尔丁属于自己,布哈拉人就认为纳斯尔丁生活在布哈拉。苏联电影的奠基人雅科夫·普罗塔扎诺夫也拍摄过《纳斯尔丁在布哈拉》的电影。
实际上,纳斯尔丁出生在今天的土耳其。他生前游走过伊斯兰世界的很多地方。他之所以为人铭记,除了因为他的智慧,更因为他被传曾反抗蒙古人对伊斯兰世界的侵略。我发现,从阿拉伯到中国,那些流传着纳斯尔丁故事的国家,不少都遭受过蒙古人的侵袭。

#书摘
@26471 乌兹别克人是定居民族,而吉尔吉斯人是游牧民族。乌兹别克人瞧不起吉尔吉斯人,而又惧怕他们的武力。乌兹别克人大都是农民、工匠、商人,而吉尔吉斯人喜欢在山间放牧,住在传统毡房里。他们不时劫掠乌兹别克人的马匹,只有当他们需要买东西时,才会下到乌兹别克人居住的绿洲城镇。这时,乌兹别克人就会大肆嘲笑吉尔吉斯人的愚昧无知,然后狠狠地敲他们一笔。#书摘 (这种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在中国的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
@26471 当族群利益与政治算计纠缠在一起,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无怪乎人们说,在吉尔吉斯斯坦,一切政治上的冲突,本质都是南北势力的冲突。话虽如此,当我打听到首都比什凯克与第二大城市奥什之间,没有公共交通(除了飞机),只能拼黑车时,还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书摘
#书摘 第二天早上,我走出蒙古包,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迷人的山谷。雾气已经消散,到处是鲜亮的绿色。云影投射在白雪皑皑的山峰上,阳光下的卡拉科尔河跳跃着。马群像碎芝麻一样,散落在起伏的山水间。(读到这里,我非常非常怀念在高山营地里的清晨,还有那遍地的金莲花呀...
@26468 面对逆境,战斗还是逃跑都是选项,而且没有哪个比另一个更好,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你觉得该逃,那就逃。你觉得能打,那就战斗。战斗不成功再跑也不丢人。
这样说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错。人类个体遇到/看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世界观的投射。
#recipe 300g 面粉 120g 水 一个蛋 一勺酵母(2g) 加入水中搅匀

面粉中加入3g盐,20g 油, 打入鸡蛋。搅匀,做成面团。一个小时到半发状态。

揉,排气,切成四份(4个馕),做成四个剂子。

取一个,捏成边缘厚中间薄的大饼。中间部分尽可能薄一些。

中间用叉子弄上孔(避免气泡),然后刷上一层蛋液。再抹上洋葱碎+芝麻和孜然。

上下火200度烤15分钟。
Ashlyn He 其实不需要害怕这些情感的挫折,
也不用因为经历失败就否定自己。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你才更有机会看见真正的自己。

他说了一句让我很有共鸣的话:

“你要怎么叙述这件事,就会决定它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
弗洛伊德说,过去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
而阿德勒说,是你如何解释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

我更喜欢后者。
因为它给人自由——
意味着你可以重新定义你的伤痛,
可以选择用新的叙事,去理解自己的人生。

#网友语录
<https://x.com/AshlynHe1129/status/1987839270439006447>
#网友语录 安子 Then love is not something you give or receive; it is the very nature of the Life that flows through you.
#网摘 朋友圈真正的观众是以后的自己。
@26447 我们不是被邀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我们给了它们意义。我们赋予生活意义的方法是,决定什么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什么是我们特殊的目标和目的,从而为我们自己选择了意义。#书摘
@26447 对钱的强烈欲望时常让人们做更多自私的事,也阻止人们做到REBT所说的“无条件地接纳别人” #书摘
#书摘 埃利斯 REBT是这样一种理论,它认为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的,人们带着这些想法,或者产生健康的负性情绪,如悲哀、遗憾、迷惑和烦闷,或者产生不健康的负性情绪,如抑郁、暴怒、焦虑和自憎。

当人们按理性去思考、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行之有效的人。人的情绪伴随思维产生,情绪上的困扰是非理性的思维所造成。理性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而非理性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非理性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有如下几项。①绝对化的要求。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②过分概括化。即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整个人。过分概括化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一个人的价值是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等来评价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他因此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每一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和接纳别人)。③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乃至堪比灾难的想法。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将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单来说,就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并与之辩论,从而达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的境界。

大部分心理治疗的流派会比较倾向于使用或认知,或行为,或情绪的方法,但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流派,它三种方法都使用,并清楚地认识到认知、行为、情绪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以一种情绪和行为的模式使用认知技术,我们以一种认知和行为的模式使用情绪技术,我们以一种认知和情绪的模式使用行为技术。
#网友语录 一起发财 我是85后,按现在的流行词,就是妥妥的“老登”了,但我觉得现在不少00后、10后“老登”气质更重一点,社交短视频刷多了,总是一副天下大事无所不知,奋斗无用早早躺平的样子。我倒觉得真正的老登,不是年纪大,而是失去了追求真理、热爱自由、持续精进的心。
人们常说,已经太晚,不能回头了。但今天这个纪录片里有个人说。怎么就不能。就如一个人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向前一步就是万劫不复。这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回头,退回去又何尝不是前进呢?

非常有道理。
#看了 180度以南 #观点
小H拿到了心仪的北京offer,下周末就要回国了。于是今天我们结伴又去了Godley Head track。天气很好,走的很爽。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小贺拿到了心仪的北京offer,下周末就要回国了。于是今天我们结伴又去了Godley Head track。天气很好,走的很爽。

!image
The YAGNI (You Aren't Gonna Need It) principle i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concept that advises against adding functionality until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It promotes focusing on current requirements, which saves time and resources, keeps codebases simpler and more maintainable, and reduces future refactoring and bug fixes. By avoiding premature optimization or building features based on future assumptions, teams can create more efficient and agile softw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