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频繁纠正他人,哪怕只是在不起眼的小事上,也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这种干预,本质上是一种控制。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人会变得迟钝、依赖、懒惰,甚至失去自我。
这一规律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无论你是被过度纠正者,还是施加纠正者,都应学会识别并警惕这种行为。 #观点
这种干预,本质上是一种控制。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人会变得迟钝、依赖、懒惰,甚至失去自我。
这一规律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无论你是被过度纠正者,还是施加纠正者,都应学会识别并警惕这种行为。 #观点
#观点 我看到的好多搞杂了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好,而是坏在赶工,责任心缺失,还有浮躁上。这是谁的错?地铁里,马路上每个人都急急火火,天天都只争朝夕,行吗?
#观点 实现设计是发现设计瑕疵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觉得一个设计不对劲但说不出哪儿不对劲,实现它。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个点,改正它。太早开始编码不可取,太晚编码同样不可取。花更多的时间来做设计,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错误。在大问题明确后就开始搭“框架”,编写基础代码,小步快跑,积极改正实践中发现的设计错讹,是致胜的“法宝”。
#观点 很多时候,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我们坚信的东西,或者直觉,其实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需要度量,甚至度量你觉得没必要度量的东西。--Deutsch
#观点 编程不是随便看两本书就能干的工作, 它相当专业,需要很认真的学习和实践。要成为行家里手,需要很勤奋的耕耘,自发的流汗,如是持续上好多年。
2025-03-31 补充:
上面是我14年前的笔记。如今编程成了AI的强项之一。今天AI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人类程序员把关,但不久之后它就能自己给自己把关。已经有一些对编程一知半解的人糊出能跑但不知为什么能跑的app。他们称之为vibe coding。这挺悲哀的。我讨厌那一天的到来,因为那意味着人类正式放弃理解AI生成的代码。那一天将是人类社会崩塌的开始,人类将会随之放弃更多的东西。
然而不管怎样,真懂编程的总是稀缺的,稀缺常常意味着更有价值。今天努力的成为一个真懂编程的人,你才有机会成为能更好的洞悉AI代码世界的人。
2025-03-31 补充:
上面是我14年前的笔记。如今编程成了AI的强项之一。今天AI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人类程序员把关,但不久之后它就能自己给自己把关。已经有一些对编程一知半解的人糊出能跑但不知为什么能跑的app。他们称之为vibe coding。这挺悲哀的。我讨厌那一天的到来,因为那意味着人类正式放弃理解AI生成的代码。那一天将是人类社会崩塌的开始,人类将会随之放弃更多的东西。
然而不管怎样,真懂编程的总是稀缺的,稀缺常常意味着更有价值。今天努力的成为一个真懂编程的人,你才有机会成为能更好的洞悉AI代码世界的人。
#观点 Reading is learning, but applying is also learning and the more important kind of learning at that. 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面对复杂,望而却步:人们往往会延后处理那些较复杂的,在一个25分钟内无法完成的任务。这虽然会让我们暂时躲开问题,但问题还在那里,你不去干掉它,它不会自动消失。别被问题的复杂度吓到,果断开始。往往真的动手去做了,才发现所谓“难”题其实没有那么难。仅仅25分钟过去,你已有所斩获。#观点
#观点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直译是“假装成功,直到真正成功。”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在还没有掌握某项技能或达到某个目标之前,先以自信的姿态去行动,好像自己已经具备了所需的能力或身份。通过不断实践和适应,你最终会真正具备这些能力,实现目标。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直译是“假装成功,直到真正成功。”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在还没有掌握某项技能或达到某个目标之前,先以自信的姿态去行动,好像自己已经具备了所需的能力或身份。通过不断实践和适应,你最终会真正具备这些能力,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