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书摘 《小银和我》

我从来没有给孩子们写过什么,将来也不会。因为,我相信孩子们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当然,我们也可以想得到,有一些书应该除外。另外,男人们或女人们看的书也是有一些应该除外的,等等。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书摘
人權指的是每個人所擁有的自由、安全與幸福生活的權利。但是,什麼是自由、安全和幸福的生活?—也許就像你?頭頂上有片屋瓦,有足夠的食物,有可穿的衣物,不必害怕上街去學校,而且還有假日。你要知道,到目前為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生活。
#书摘 《里根日记》
里根非常善于写总结。作为演说家,他习惯在放在胸袋里的卡片上用速记做笔记。他的日记写作风格与此类似。从小时候起,写作就帮助他理清思路。数十年来,他自己撰写演讲稿、广播稿和报纸专栏。他曾说,写作让他"思路格外清晰"。担任总统期间,他仍亲自写(或修改)了许多演讲稿,而且他会亲自回复信件。1981年,他从白宫给一位公民回信说:"既然您指明要我亲自回复,那我来了。"他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日记,他的行文都充满活力,可见写日记对里根来说从来不是负担。
爱丽丝出生于布拉格,父母都是犹太人,他们并不虔信宗教,并与马勒和卡夫卡熟识。爱丽丝师从李斯特的学生,长大后成为非常出色的钢琴家,后来嫁给了一个很有才华的音乐人。1939年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她正沉浸在快乐、忙碌、富有创意的生活之中,当然这样的生活立刻就被摧毁了。她与丈夫、儿子一起被送往特莱西恩施塔特关押,这是一个所谓的“做秀”集中营,纳粹用它来向国际红十字会的检查人员展示其“仁慈”,所以这里活下来的人比其他集中营多一些,当然最后也死了不下几千人。爱丽丝的丈夫也在其中,他被纳粹从这里遣送出去,死于别处。战后爱丽丝和儿子返回布拉格,发现故园不再,丈夫全家、自己的大部分家人和所有朋友都已消失不见,于是她搬到了以色列,在那里养大了儿子,她儿子后来成了一名大提琴演奏家,在儿子的鼓动下,她又于二十年前来到英国。2001年她儿子六十五岁,不幸突然死亡,现在她独自住在伦敦北部的一间公寓里。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她大约会是一个阴郁可怕、孤独凄凉的老女人。

但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访谈录上刊登了她的三张照片:1931年光彩照人的新娘,战后光彩照人的年轻母亲,以及今天一百零三岁光彩照人的老妇人,三张照片中眉宇间散发的快乐神情如出一辙。看看她说的话,她说她到现在依然记得在集中营里唯一善良的纳粹邻居,在以色列感受到的令人心灵颤抖的自由,以及她如何热爱英国、热爱英国人,更重要的是,她到现在依然嗜好钢琴演奏,每天都弹三小时。她曾说过,“工作是人类最棒的发明……它让你感到快乐,因为你在做事情”,她和玛丽·路易斯·莫泰希茨基一样令人惊异,而她是天生就有创造力的典型。她沉醉于生活的美妙之中,并非由于宗教的激发,“开始是这样的,我们生来就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每个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然后你会遇到激发你内心好或坏的不同境遇,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发明宗教的原因”,因此她很尊重宗教里饱含的希望,尽管她的内心未必需要宗教的支持。她身上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好运,天生就具备强有力地朝向乐观主义的本性,不论经历了怎样的际遇,她依然会这样说:“生命是美丽的,如此美丽。而一个人越老,就越能察觉到这一点。当你老了,你思考,你记忆,你关切,你明了。你因为一切而深怀感激,为一切。”她还说:“我了解所有事情坏的一面,但我只看好的一面。”

很多人一定会对她的勇气充满敬畏,但我却怀疑爱丽丝自己会不会将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视为一种德行。因为她将自己与妹妹做过一个对比,她说妹妹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在这里,“天生”是关键词。她们姐妹俩天赋的气质,就像老天给她们不同颜色的头发一样偶然。对不幸深感痛苦的敏感,也许在一个人生命力活跃的岁月非常有用,但前提是它有时确能在永无休止地与人性“坏的一面”艰难作战时成为必要的能量。但当你老了,当你的关注点已经变成如何挨过每一天才能将痛苦降低,对别人叨扰更少,此时,这样的性情只会成为负担。不幸的是,像爱丽丝这样,说明老年人需要鲜活心灵和积极心态的榜样,不大可能成为有用的“课程”,因为具备这些品质的人们已然如此,而不具备的人,永远无法企及。也许我们有一些人正好处于两极之间,被她的故事激发,或许能做得比原来更好一些。

(by the way,这个老太太是捷克裔英国籍钢琴家,2014年以110岁的高龄与世长辞,是犹太人纳粹集中营幸存者里的最年长者。)
#书摘 @1054
#书摘 @1054
我有个侄女,一个美丽的女人,我不想提她的名字,因为她不喜欢这样。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儿子也已追随哥哥们的脚步上大学去了,在整个婚姻期间她一直在工作,她的工作是修补油画。不久前,一次晚餐时她正好坐在一个外科医生身边,不经意地提起如果她能重新活过,她会选择学医。他问她今年多大了,她回答四十九岁。好吧,他说,她还有时间,他们医院收五十岁以下的学员学习接生,她一回家就报了名。我上次见她时,她自豪地告诉我,她已经带领团队接生过六个孩子了。她说有时也会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啊?”但她依然无法想象在这个世界上有任何事情,比帮助、见证生命的开端更令人兴奋和战栗。她还说,最令人感动的场面,是父亲哭泣的时候(她接生的六个孩子,父亲都在场),每当此时,她总是不得不走出产房,掩饰自己想哭的冲动。她是个相当能克制自己微妙情绪的人,看到她的脸因为谈及迎接新生命的降临而闪亮,我觉得非常嫉妒。走出熟悉舒适的生活环境,走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她的勇气和行动让她获得了无可估量的价值。而我,从没做过类似的事情。
#书摘 @1054
有时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我,以及我确信其他不计其数的老年夫妻或伴侣在类似情况下,能够坚持彼此照顾?我能给出的唯一答案,只能用比喻来说明,**尽管一株植物的根和长在茎干顶端的花朵或果实看起来差异很大,但依然属于同一个东西的不同部分。对我来说,从爱里生长出来的责任和义务,看起来也如此不同,却也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部分**。否则的话,责任如此不受欢迎,怎么还会这么不费力就和爱绑在了一起?**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选择第二条路,因为对他来说,没有第二条路**。也许一个无私的人(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会把做好事当成工作,从中获得满足;但一个自私的人,一边承担着责任,一边也许会尽力想办法逃避,或尽量补偿自己。这个办法也许不值得赞美,但我觉得我不是唯一这样做的老人。
#书摘 《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
为了争夺那些特别具有吸引力的雄鸟,雌鸟们不惜抛弃已有的配偶,这种行为被称作“婚外交配”。不同种类的雌鸟对于吸引力的诠释也存在差异。有些种类的雌鸟看重的是雄鸟鸣唱的复杂程度,有的雌鸟则更看重雄鸟鲜亮的羽色。参与婚外交配的雌鸟会去选择那些跟自己的配偶相比,鸣唱更为婉转,或者羽饰更加靓丽的雄鸟。而根据这些特征,已经与有吸引力的雄鸟配对的雌鸟,相对而言就会表现得更为忠贞。

由于精子能够在雌性鸟类生殖道上的盲端小管内保持一周或更长时间的活力,因此雌鸟就具备了存储精子的能力。所以,如果一只雌鸟跟两只以上的雄鸟交配,它的储备当中将会存在源自不同雄鸟的精子。如此一来,它的一窝雏乌通常有着多个父亲。

有些种类的雌鸟尤其开放,例如芦鸥,该种不少于一半的雏鸟都出自婚外交配。

运用 DNA标记确定亲子关系,我们发现威肯草甸沼泽里的大多数芦苇莺雌鸟都忠实于它们的配偶。仅有15%的巢内含有出自婚外交配的雏鸟,通常这样的巢当中每窝也仅有一只。总计全部的雏鸟里面只有6%来自婚外交配。

......

我们想知道,延迟拒收模型卵是不是由于只有达到满窝卵数,寄主才更容易通过比较来识别出奇怪的陌生卵。

芦苇莺父母会交替孵卵,看它们啄模型卵的样子就知道雌雄都会参与对那些不像自己卵的筛查。然而,配对的芦苇莺在这点上并非总会达成一致。在一个巢里面,雄鸟就持续孵着一窝卵,其中含有一枚很不匹配的模型卵,而雌鸟则在它下方忙着拆巢,将材料拿到附近去建新巢。观察这个旧巢很有趣,每次当雌鸟从其中扯出满嘴的巢材时,雄鸟就会凑到巢边盯着它看,好像对发生的一切若有所思。几个小时之后,旧巢几乎被完全拆散,雄鸟迫于无奈也只得搬家。

芦苇莺弃巢可能是对我们的模型卵做出的反应,也可能是对真正的大杜鹃卵做出的回应。无论是哪种情况,芦苇莺弃巢后往往会在附近再建一个新巢。但有的时候,它们会将新巢直接建在旧巢上面。这样会形成一个两层的巢,遭放弃的旧巢被新巢埋在下方。为什么会这样而不在新巢址去重建呢?或许是为了减少被再次巢寄生的概率吧。如果大杜鹃雌鸟能记住它已经寄生过的巢址,并且不再去打这些巢的主意,那么芦苇莺就能从将新巢建在旧巢之上的行为中获益。
#书摘 @5169

一个女人从货舱里走出来。她看上去与一姐很像,只是年轻些。

在她身后跟着一群孩子,两个男孩儿,六个女孩儿。“欢迎,欢迎!”她一边说着,一边扶着我们上了船。她让我坐在船尾的一卷铺盖上。一位老渔民正蹲在船尾处的一个炭火盆旁,在他旁边,有两口铁锅、一个盛粮食的大筐和一把扫帚。

这个老人姓程。他朝我笑了笑,说:“你得吃点儿东西,你累了。”我们吃的是白菜和煮高粱米,喝的是茶。吃饭时大家都没怎么说话。
那几个孩子非常腼腆,藏在母亲身后盯着我看。那种很粗的黄色的高粱米味道很苦,我勉强吃了一碗。我当时在想,要是我也住在运河的船上,我就得习惯吃这种东西。“疯子”麦克说高是北方的穷人能吃到的唯一的东西,想一想真是如此。他们从高粱中得到食物、酒、盖屋顶的材料、地上铺的席子、筐、笤帚以及很多别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我转过身对程说:“我们看见了一条蛇。”他大笑道:“这里有很多蛇,看!”他说着,手指向一边,就见一条蛇,只有暗绿色的头露出水面,在运河中间游了过去,身后留下箭状的波纹。

“蛇很坏,是不是?”我问程。
他大笑着,拍着大腿说道:“不,它们不坏。蛇能做药,还能吃。”“可在我爸爸的家乡爱尔兰,人们都说蛇很坏。有个圣徒,他是
爱尔兰的英雄,把所有的蛇都赶到了海里。”

程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书摘 《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

到了秋天,蝗虫又来了。它们在人们头顶上空云集,犹如沙尘暴一样遮天蔽日,然后又像雨一样落下来。我们都赶忙关窗闭户。非常害怕蝗虫的妈妈简直发了疯,“你瞧见了吧,”她叫喊着,声音变成了紧张的尖叫,“我跟你们说过!我早就知道它们要来!它们总是在早灾过后来的!“那天晚上她教的钢琴课就像一场风暴,“不,不,不!”她冲着她的学生吼道,“我说的是升B调,再弹一遍。”

整整一个晚上,不断飞来的蝗虫不停地敲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沉闷的砰砰声。第二天早上,花园里到处都是蝗虫。这些大约两英寸长、呈灰褐色的蝗虫一只压一只地蠕动着,争先恐后地奔向有草的地方,气势凶恶而又悄然无声。

那棵雨伞树也早就光秃秃的了,就像到了冬天。越来越多的蝗虫从空中落下来,它们的翅膀发出呼呼的声音。贫穷的中国人从地沟边儿一堆一堆地弄来,拿到家里炒熟了吃。宋哥哥用油炸了一些,弄得厨房里臭味儿熏天。我勇敢地吃了一只,弄得我嘴里好长时间都有那股令人恶心的酸味儿。

在两天的时间里,蝗虫吞噬了维多利亚花园里的每一朵花和每一片草叶。花园警卫老王喜欢蝗虫,他还会拿来坐在长発上生着吃,那个样子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他掐掉蝗虫的头和翅膀,将还活着的蝗虫扔进嘴里。他拿了一只蝗虫给我吃,我吓得赶紧跑开了,他却在我身后发出一阵狂笑。
#书摘
不信神说明什么?缺乏想象力,还是缺乏勇气?或仅是一种遗传所赋予的性情模式?前两种情况在有神论或无神论的群体中均能发现,第三种情况只不过用家族史将这个问题回避过去罢了。虔诚但文化不高的人常觉得我的这种辩解是一种放肆,是淘气任性、拒绝自我节制的行为,但实际上不管信不信神,人们一样能勤勉地履行外界赋予我们的制约和责任,并和他人一起分享这个世界。对无神论者而言,答案可能很简单,尽管说起来有点令人难为情:他不信,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比信神的兄弟聪明智慧。不过他那信神的兄弟从相反的角度,势必也是同样的想法,那么谁可以做中间调停人?我想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即关于这个问题,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人。
@1054
#书摘
我们非常清楚生命是依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生、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不管人类做着怎样的白日梦,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命运。当然,我们想要尽力延长凋零过程,以至于有时候凋零甚至比成长所经历的时间还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能尽力过好这一凋零的时光,确实值得深思。现在有这么多关于保持青春的书,还有更多有关生儿育女详尽的、实验性的经验分享,但有关凋零的记录却不多见。而我,正行走在这一凋零的路程当中,我的神经刚刚经历了小狗事件和树蕨事件,倍感痛楚,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不来记录?”因此,我写了这本书。
@1054
#书摘 《暮色将尽》
我是在狗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狗。这种动物被人类驯养的历史很久了,与人生活在一起似乎天经地义,如虎入丛林一般自然。它们已成为人类能透彻了解其情感的唯一动物种群。它们的情感与人类何其相似,只是看起来形式简单些罢了。当一只狗焦虑、愤怒、饥饿、迷惑、快乐或充满爱意时,它将这些情绪以最纯洁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也能感受得到,只不过人类的这些情感早被日益增长的复杂人性扭曲变形了。狗和人类因此在简单却深刻的层面彼此相通,我多想再养一只黑色绒脸小哈巴狗,重新体验这一切啊
#书摘
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在尼罗河三角洲正东大约1 350英里处流入波斯湾。这两条河流发源于土耳其的群山中,相隔平均50英里,近乎平行地一路向南流去,流过今天的伊拉克地区,一直到快入海处才汇流合一。两河流域没有尼罗河那样的大瀑布群分开上游和下游,有些河段可以行船,有些不能。河上风向多变,下游还有很多沼泽地。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形成全流域连绵单一的文化,而是出现了很多散落的村庄群,各有各的祭祠神庙和信奉体系。

这个地区没有人能赖以庇护的地理屏障。大河滋养了农耕,且当地的环境同样适合游牧,所以农民必须时刻提防可能从任何方向入侵的劫掠者。没有地理屏障,村庄里的人就自己修筑卫墙,于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就出现了不一样的景观,形成了很多有卫墙的城池,进而发展成了善战的小型城邦:乌鲁克、阿卡德、拉伽什、基什……每个城邦都有自己训练有素的军队。

古埃及人发现,一旦培育出了修筑工程的劳动人口就必须让他们有活儿可干。而美索不达米亚人则发现,一旦有了军队就要不停征战,否则无仗可打的军队会产生内讧。于是,这里的统治者们不是在抵御外敌入侵,就是在沿着河流向上下游征讨邻邦。古埃及人修建了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人则建立了王朝。战胜的首领统治若干城邦,得以拥有和调动更多资源,由于城邦需要更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反过来又挑起了更多战事。大约四千三百年前,基什城邦的王——阿卡德的萨尔贡(Sargon of Akkad)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部分的城邦,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帝国。
#书摘
尼罗河下游水阔流深,波澜不兴地一路向北流去。在这平静的水面上,终年吹着向南的微风。人们在河上行船,撑上帆就随风向南,收起帆则顺流向北。这样的条件让人们能沿着河流分散而居,而不用聚集在一个个孤立的城镇。在不断交流互动中,人们形成了相同的文化,或者可以说,整个流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星群。
#书摘
还有一些人走向了河湖海洋,以水中捕食为生。这种生活方式未必形成得更晚,因为船的出现比人类更早,我们的祖先在尚未完全进化成人类时就造出了最早的船。所以,人类在诞生之初应该就已经明白,只要地理条件允许,捕鱼、耕种和放牧一样,都能够维持生存。

(船出现的比智人更早,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书摘

西瓦 “家居生活的舒适与整洁无关。若非如此,则每个人都可能住在室内设计与建筑杂志刊出的那些不具生气、全无人味的房屋中。这些整理得毫无瑕疵的房间所欠缺的,或者说摄制这些房间的摄影师所刻意去除的,是经人住用的一切证据。”《家的设计史》
#书摘 暮色将尽

看看她说的话,她说她到现在依然记得在集中营里唯一善良的纳粹邻居,在以色列感受到的令人心灵颤料的自由,以及她如何热爱英国、热爱英国人,更重要的是,她到现在依然嗜好钢琴演奏,每天都弹三小时。她曾说过,“工作是人类最棒的发明••••它让你感到快乐,因你在做事情”,她和玛丽•路易斯•莫泰希茨基一样令人惊异,而她是天生就有创造力的典型。她沉醉于生活的美妙之中,并非由于宗教的激发,“开始是这样的,我们生来就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每个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然后你会遇到激发你内心好或坏的不同境遇,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发明宗教的原因”,因此她很尊重宗教里饱含的希望,尽管她的内心未必需要宗教的支持。她身上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好运,天生就具备强有力地朝向乐观主义的本性,不论经历了怎样的际遇,她依然会这样说:“生命是美丽的,如此美丽。而一个人越老,就越能察觉到这一点。当你老了,你思考,你记忆,你关切,你明了。你因为一切而深怀感激,为一切。”她还说:“我了解所有事情坏的一面,但我只看好的一面。”
#书摘 暮色将尽

我还从没认真地使用过自己的双手,当然绣花除外,这个我很在行。想象一下,如果能用自己的双手做个书架,那该多么有益,又多么令人开心啊!我真的为此感到遗憾。

因此,总的来说,我这一生,一共有两件最主要的憾事:内心深处有一个冷酷的点,以及懒惰(缺乏行动力其实也不乏胆怯的因素,但我觉得懒惰比胆怯的比重大些)。这两件憾事真实存在,但并没有怎么太折磨我,我也没觉得该常常反思。止于此就行了吧,因天天看着不好的一面是相当无聊的事。我不觉得挖掘过去的内疚对老年人有什么意义,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了。
#书摘 暮色将尽
仅仅因为自己正在逐渐变糟,我们就倾向于确信一切都变得不好,越来越不能做喜欢的事情,听的越来越少,看的越来越少,吃的越来越少,受伤越来越多,朋友逐一死去,明白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也许这不足为奇,我们确实很容易滑入生活的悲观主义,但这种状态实在很无聊,而且让沉闷的最后时日更加沉闷。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能突破自己感知的局限,知道有些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他们来说前面的路很长,充满了谁知道会怎样的未来,这就是一个提醒。实际上这真的能让我们再次感受,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朝着虚无延伸的黑色细线末端的小点,而是生命这条宽阔多彩河流的一部分。这条河流,充满了开端、成熟、腐和新生,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死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同孩子们的青春一样,所以在还能够体会这一切之时,别浪费时间生闷气了!
#书摘 语言塑造人类思维

这些多语者在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因方面的跨语言差异,在儿童时期就可以观察到。甚至在双语家庭中,养育方式和亲子互动也会因语言而有所不同。在一个正在进行的、针对泰英双语者的大规模研究项目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对于母亲还是孩子,他们的互动方式都会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玩玩具、分享书籍和回忆最近的事件。这些行为差异反映了以儿童为中心、家长构建故事—儿童参与共创的美式教育方法,与以家长为中心、家长讲故事—儿童听故事的泰式教育方法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与美国和泰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规范相一致。切换语言会改变一个人与家人的互动行为模式。

当我在大学里学习法语时,我的老师是一位来自布列塔尼的慷慨大方、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法国女人。她让我们用法语写日记。最近翻阅日记时,我对日记传达出的想象中的法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到好笑(指的是坐在户外咖啡馆里抽烟——真要谢谢加缪了!),这与我用罗马尼亚语写的思乡日记或用英语写的有关学校和工作的日记相比,真是截然不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