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网摘 最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
三年前,一位精神科医生对我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你必须至少拥有一个永远不会否定你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一定是爱人、家人或朋友,甚至可以是素未谋面的匿名网友,只要有一个就够了。有了这样的地方,无论遇到多大的痛苦,人都能出乎意外地坚持下去。
三年前,一位精神科医生对我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你必须至少拥有一个永远不会否定你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一定是爱人、家人或朋友,甚至可以是素未谋面的匿名网友,只要有一个就够了。有了这样的地方,无论遇到多大的痛苦,人都能出乎意外地坚持下去。
Marcus Aurelius whispered from 1800 years ago:
“You have power over your mind, not outside events.
Realize this, and you will find strength.”
I stopped arguing with reality that day.
#网摘
“You have power over your mind, not outside events.
Realize this, and you will find strength.”
I stopped arguing with reality that day.
#网摘
小学时,课间俩同学猜谜语。同学甲出一谜面:“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打一字。同学乙猜不出。甲公布答案,说是“庙”字。乙不服,甲遂将底下“由”字拆了又拆,对方终觉牵强。旁边改卷的老师听不下去了,说“庙字以前不是这么写的。”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个“廟”。#laugh
#网友语录 云五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是很垃圾,但每个个体,如果能稍微去想明白一点最后要承担责任的是自己,日子会过得好很多。不要整天这个事是我妈逼的,那个事是你妈逼的——你都知道是逼你了那就说明不是好事,不是好事你还往坑里跳最后发现真的是个坑开始怪你妈怪他妈……(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你面对的是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政府上司都能影响你的决定但没人对你的决定负责。这还是好的,吃几次苦头就长大了。最怕的是还真有人为你的决定兜底或者“负责”,那常常只会拖延你能够真正独立的时机)
说苹果是唯一异类的电脑制造商,因为只有它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大家都认为没人能做操作系统 —— 除了微软,别人都只能造电脑。像戴尔和索尼这样的公司应该感到羞耻,它们有着大量的资金和强势的品牌,却只会生产制造安装windows的电脑...
#网友语录 elvagreen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人生就像骑单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书摘 城南旧事
“宋妈把院子的电灯捻开 ,灯光照在白雪上 ,又平又亮 。天空还在不断地落着雪 ,一层层铺上去 。宋妈喂燕燕吃冻柿子 ,我念着国文上的那课叫做 《下雪 》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老师说 ,这是一个不会做诗的皇帝做的诗 ,最后一句还是他的臣子给接上去的 。但是念起来很顺嘴,很好听。
(让我不禁想起下面这首诗: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宋妈把院子的电灯捻开 ,灯光照在白雪上 ,又平又亮 。天空还在不断地落着雪 ,一层层铺上去 。宋妈喂燕燕吃冻柿子 ,我念着国文上的那课叫做 《下雪 》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老师说 ,这是一个不会做诗的皇帝做的诗 ,最后一句还是他的臣子给接上去的 。但是念起来很顺嘴,很好听。
(让我不禁想起下面这首诗: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读了 鱼 不存在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也是一个人的探索之旅。翻译的也非常棒。
下面开始剧透。讨厌剧透的人 please stop here
这本书证明了一个其实不需要证明的观点:人是复杂的黑暗的。不管一个人外表多么光彩照人,多么受人尊敬,甚至著作等身。都不妨碍他同时是个asshole。
另外,腹黑一点,作者的前partner之所以那么决绝地离开作者,也不排除他其实早有离开之心只是作者给了他绝佳的借口。
结局挺美好的。感谢椒老师的推荐。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也是一个人的探索之旅。翻译的也非常棒。
下面开始剧透。讨厌剧透的人 please stop here
这本书证明了一个其实不需要证明的观点:人是复杂的黑暗的。不管一个人外表多么光彩照人,多么受人尊敬,甚至著作等身。都不妨碍他同时是个asshole。
另外,腹黑一点,作者的前partner之所以那么决绝地离开作者,也不排除他其实早有离开之心只是作者给了他绝佳的借口。
结局挺美好的。感谢椒老师的推荐。
我把那个已经放置了一周的茄子炒了。意外的好吃。#recipe
茄子切小块。葱,辣椒切碎。
大火。油多放些些。葱和辣椒碎进锅。茄子进锅。老抽适量(放不放茄子炒出来都是黑的,放味道好一点我觉得)。盐适量。
翻炒两分钟,加少许开水(或自来水)。转小火盖锅盖。焖三分钟后翻一下再盖上锅盖又三分钟。关火。再焖三分钟出锅。
啊,好好吃呀。
茄子切小块。葱,辣椒切碎。
大火。油多放些些。葱和辣椒碎进锅。茄子进锅。老抽适量(放不放茄子炒出来都是黑的,放味道好一点我觉得)。盐适量。
翻炒两分钟,加少许开水(或自来水)。转小火盖锅盖。焖三分钟后翻一下再盖上锅盖又三分钟。关火。再焖三分钟出锅。
啊,好好吃呀。
心理学家研究过这种现象——收藏这一行为在人痛苦时能够带来的甜蜜慰藉。心理学家维尔纳·明斯特伯格在数十年中采访了多位有收藏癖的人,并在《收藏:难以控制的激情》(Collecting: An Unruly Passion)一书中写道,在一个人经历某种“分离、失去或伤痛”后,其收藏欲通常会变得格外狂热。每获得一件新的藏品,收藏者就陷入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之中。格拉纳达大学的弗朗西斯卡·洛佩斯-托雷西利亚斯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收藏者,她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人们在沮丧或焦虑时,会通过收藏行为来缓解伤痛。“当人们心中感到无助时,”她写道,“强迫性的收藏行为能让他们感觉好一点。”而唯一的危险,明斯特伯格警示道,就是似乎存在一条界线,任何强迫症都是如此。一旦越过该界线,收藏就会从“令人喜悦”转变为“让人倾家荡产”。#书摘 《鱼 不存在》
#网友语录 fomalhaut “人和人就是长板合作。”
“大胆去做,不要怕,没有人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东西。”
“你只要还在桌上,你就有机会。”
“别太在意别人说什么,他们会一直说一直这样说。重要的是你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胆去做,不要怕,没有人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东西。”
“你只要还在桌上,你就有机会。”
“别太在意别人说什么,他们会一直说一直这样说。重要的是你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Gracie Van
Say it with me:
"It feels scary because it's unfamiliar, not because I'm incapable." #网友语录
Say it with me:
"It feels scary because it's unfamiliar, not because I'm incapable." #网友语录
#网摘 本来《圣经》中说,有钱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富人都很害怕死后进地狱,现在教会说有办法了,你活着的时候尽管踏踏实实做个富人,只要立个遗嘱,说死后把所有财产都捐给穷人,你不就能够以穷人的身份进入天堂了吗?
当然捐给穷人的操作方法是先捐给教会,再由教会去帮你安排。于是就有些特别有钱的人,死后把所有财富都捐给了教会。这样的光荣典型当然会被大肆宣传。后来教会还专门提供临终服务,教徒感觉快不行了,人们就会把神父请到床头搞一个仪式,正好方便立遗嘱。
教会这个一揽子婚姻和家庭制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教会通过遗嘱收到很多捐款,有钱就可以给穷人办事,而这导致教会的声望提高,有更多人皈依基督教,世家大族逐渐变小乃至消失了,人们有事就更不能指望宗族了,还得找教会。信奉教会的人多,就有更多人愿意死后把钱捐给教会……教会力量又能进一步加强。
到公元900年,教会竟然拥有了西欧 1/3的耕地,到16世纪新教改革之前,德国一半的土地、英国1/4~1/3的土地都是教会的。这对各国政府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儿,其中各种恩怨我们不提,但是对老百姓未必是坏事。
当然捐给穷人的操作方法是先捐给教会,再由教会去帮你安排。于是就有些特别有钱的人,死后把所有财富都捐给了教会。这样的光荣典型当然会被大肆宣传。后来教会还专门提供临终服务,教徒感觉快不行了,人们就会把神父请到床头搞一个仪式,正好方便立遗嘱。
教会这个一揽子婚姻和家庭制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教会通过遗嘱收到很多捐款,有钱就可以给穷人办事,而这导致教会的声望提高,有更多人皈依基督教,世家大族逐渐变小乃至消失了,人们有事就更不能指望宗族了,还得找教会。信奉教会的人多,就有更多人愿意死后把钱捐给教会……教会力量又能进一步加强。
到公元900年,教会竟然拥有了西欧 1/3的耕地,到16世纪新教改革之前,德国一半的土地、英国1/4~1/3的土地都是教会的。这对各国政府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儿,其中各种恩怨我们不提,但是对老百姓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