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书摘 《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
为了争夺那些特别具有吸引力的雄鸟,雌鸟们不惜抛弃已有的配偶,这种行为被称作“婚外交配”。不同种类的雌鸟对于吸引力的诠释也存在差异。有些种类的雌鸟看重的是雄鸟鸣唱的复杂程度,有的雌鸟则更看重雄鸟鲜亮的羽色。参与婚外交配的雌鸟会去选择那些跟自己的配偶相比,鸣唱更为婉转,或者羽饰更加靓丽的雄鸟。而根据这些特征,已经与有吸引力的雄鸟配对的雌鸟,相对而言就会表现得更为忠贞。

由于精子能够在雌性鸟类生殖道上的盲端小管内保持一周或更长时间的活力,因此雌鸟就具备了存储精子的能力。所以,如果一只雌鸟跟两只以上的雄鸟交配,它的储备当中将会存在源自不同雄鸟的精子。如此一来,它的一窝雏乌通常有着多个父亲。

有些种类的雌鸟尤其开放,例如芦鸥,该种不少于一半的雏鸟都出自婚外交配。

运用 DNA标记确定亲子关系,我们发现威肯草甸沼泽里的大多数芦苇莺雌鸟都忠实于它们的配偶。仅有15%的巢内含有出自婚外交配的雏鸟,通常这样的巢当中每窝也仅有一只。总计全部的雏鸟里面只有6%来自婚外交配。

......

我们想知道,延迟拒收模型卵是不是由于只有达到满窝卵数,寄主才更容易通过比较来识别出奇怪的陌生卵。

芦苇莺父母会交替孵卵,看它们啄模型卵的样子就知道雌雄都会参与对那些不像自己卵的筛查。然而,配对的芦苇莺在这点上并非总会达成一致。在一个巢里面,雄鸟就持续孵着一窝卵,其中含有一枚很不匹配的模型卵,而雌鸟则在它下方忙着拆巢,将材料拿到附近去建新巢。观察这个旧巢很有趣,每次当雌鸟从其中扯出满嘴的巢材时,雄鸟就会凑到巢边盯着它看,好像对发生的一切若有所思。几个小时之后,旧巢几乎被完全拆散,雄鸟迫于无奈也只得搬家。

芦苇莺弃巢可能是对我们的模型卵做出的反应,也可能是对真正的大杜鹃卵做出的回应。无论是哪种情况,芦苇莺弃巢后往往会在附近再建一个新巢。但有的时候,它们会将新巢直接建在旧巢上面。这样会形成一个两层的巢,遭放弃的旧巢被新巢埋在下方。为什么会这样而不在新巢址去重建呢?或许是为了减少被再次巢寄生的概率吧。如果大杜鹃雌鸟能记住它已经寄生过的巢址,并且不再去打这些巢的主意,那么芦苇莺就能从将新巢建在旧巢之上的行为中获益。
#网友语录
碧螺姑娘 突然间真实感受到了“人生是旷野”的具体意义。虽然风刀霜剑严相催,但就是要热热闹闹地去活着。
#网友语录 安子 尽量多发现身边那些笑点很低,很容易满足,无论何时看起来都是喜洋洋的人,并且尽量多的跟他们在一起,你会感觉到被滋养,被激发,被启迪。它们像炭火一样煲养你的生命,给你力量,带来喜悦,他们是真正的人间天使。(更重要的,只要你贴他们足够近,他们还有能力把你转化成他们的同类)
#大千世界
三色堇为冰岛原产花卉,定为国花。三色菫也是波兰的国花。意大利人对三色堇的花语定义为“思慕”和“想念我吧”,通常都是指恋人之间的思念。也有些人定义三色堇的花语为白日梦。

!image
#网友语录 安迪斯晨风 (关于过年)“生活在银河系第三旋臂一颗普通恒星光焰辐射范围内的细小生命,正在欢庆它们居住的行星完成了一次公转。” ​​​// 这么说出来别有一番不是滋味
#网友语录 SpringField 专制是政治上的一种极端主义,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逐渐走向更加开放文明,其基础就是解放人性。大白话就是给人更多的自由,鼓励反思质疑权威。而东方的儒家还是让人服从听话为基础,哪怕某个时刻稍微松绑还是禁锢于特定的框架之内。所以难以突破固定僵化思维的还是会drawn to具有独裁专制特质的一切。
#书摘 @5169

一个女人从货舱里走出来。她看上去与一姐很像,只是年轻些。

在她身后跟着一群孩子,两个男孩儿,六个女孩儿。“欢迎,欢迎!”她一边说着,一边扶着我们上了船。她让我坐在船尾的一卷铺盖上。一位老渔民正蹲在船尾处的一个炭火盆旁,在他旁边,有两口铁锅、一个盛粮食的大筐和一把扫帚。

这个老人姓程。他朝我笑了笑,说:“你得吃点儿东西,你累了。”我们吃的是白菜和煮高粱米,喝的是茶。吃饭时大家都没怎么说话。
那几个孩子非常腼腆,藏在母亲身后盯着我看。那种很粗的黄色的高粱米味道很苦,我勉强吃了一碗。我当时在想,要是我也住在运河的船上,我就得习惯吃这种东西。“疯子”麦克说高是北方的穷人能吃到的唯一的东西,想一想真是如此。他们从高粱中得到食物、酒、盖屋顶的材料、地上铺的席子、筐、笤帚以及很多别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我转过身对程说:“我们看见了一条蛇。”他大笑道:“这里有很多蛇,看!”他说着,手指向一边,就见一条蛇,只有暗绿色的头露出水面,在运河中间游了过去,身后留下箭状的波纹。

“蛇很坏,是不是?”我问程。
他大笑着,拍着大腿说道:“不,它们不坏。蛇能做药,还能吃。”“可在我爸爸的家乡爱尔兰,人们都说蛇很坏。有个圣徒,他是
爱尔兰的英雄,把所有的蛇都赶到了海里。”

程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书摘 《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

到了秋天,蝗虫又来了。它们在人们头顶上空云集,犹如沙尘暴一样遮天蔽日,然后又像雨一样落下来。我们都赶忙关窗闭户。非常害怕蝗虫的妈妈简直发了疯,“你瞧见了吧,”她叫喊着,声音变成了紧张的尖叫,“我跟你们说过!我早就知道它们要来!它们总是在早灾过后来的!“那天晚上她教的钢琴课就像一场风暴,“不,不,不!”她冲着她的学生吼道,“我说的是升B调,再弹一遍。”

整整一个晚上,不断飞来的蝗虫不停地敲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沉闷的砰砰声。第二天早上,花园里到处都是蝗虫。这些大约两英寸长、呈灰褐色的蝗虫一只压一只地蠕动着,争先恐后地奔向有草的地方,气势凶恶而又悄然无声。

那棵雨伞树也早就光秃秃的了,就像到了冬天。越来越多的蝗虫从空中落下来,它们的翅膀发出呼呼的声音。贫穷的中国人从地沟边儿一堆一堆地弄来,拿到家里炒熟了吃。宋哥哥用油炸了一些,弄得厨房里臭味儿熏天。我勇敢地吃了一只,弄得我嘴里好长时间都有那股令人恶心的酸味儿。

在两天的时间里,蝗虫吞噬了维多利亚花园里的每一朵花和每一片草叶。花园警卫老王喜欢蝗虫,他还会拿来坐在长発上生着吃,那个样子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他掐掉蝗虫的头和翅膀,将还活着的蝗虫扔进嘴里。他拿了一只蝗虫给我吃,我吓得赶紧跑开了,他却在我身后发出一阵狂笑。
这个夏天雨水真的多,又是一天阴雨连绵,都这么夜了仍不消停。

过完这个周末我的圣诞假期就要结束了。哎!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上班日子过得飞快,休假过得更快!
#书摘
不信神说明什么?缺乏想象力,还是缺乏勇气?或仅是一种遗传所赋予的性情模式?前两种情况在有神论或无神论的群体中均能发现,第三种情况只不过用家族史将这个问题回避过去罢了。虔诚但文化不高的人常觉得我的这种辩解是一种放肆,是淘气任性、拒绝自我节制的行为,但实际上不管信不信神,人们一样能勤勉地履行外界赋予我们的制约和责任,并和他人一起分享这个世界。对无神论者而言,答案可能很简单,尽管说起来有点令人难为情:他不信,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比信神的兄弟聪明智慧。不过他那信神的兄弟从相反的角度,势必也是同样的想法,那么谁可以做中间调停人?我想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即关于这个问题,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人。
@1054
#网摘

我写 SQLite 的时候,从来没人教过我 B 树的知识。我需要自己实现 B 树,我就从书架取下高德纳的《计算机编程艺术》,找到了 B 树的章节。他描述了算法,我就照着实现。

有趣的是,高德纳详细介绍了搜索 B 树和插入 B 树的算法,没有提供从 B 树删除数据的算法,这是放在本章末尾的练习。所以我在实现自己的 B 树之前,还必须先做完该章的练习。谢谢高德纳,我真的很感激。

-- 理查德·希普《SQLite 不为人知的故事》(英文)<https://corecursive.com/066-sqlite-with-richard-hipp/> The Untold Story of SQLite - CoRecursive Podcast
今天写了几个脚本把在HappyFeed上写了5年多的日记全挪到我的HappyNotes上了。大约4100条。从此手机上又可以减少一个app。开心!
过程见 <https://blog.shukebeta.com/2025/01/03/migrated-your-moments-from-happyfeed-to-happynotes/>
#网摘

## 王小波: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2020-05-30 07:55 来源: 了了的天空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真有这种风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所具有的说明意义,对它可以举一反三。敏锐的读者马上就能发现,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行,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另外,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是一名敬业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笼子里,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最后,你会想到,我讲出这样一个古怪故事,必定别有用心。对于这最后一点,必须首先承认。

!image

今天修复的 花剌子模地区16世纪希瓦汗国王宫样式(来源:wikimedia.org)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象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像处,但这不是说他有被吃掉的危险。首先,他针对研究对象,得出有关的结论,这时还不像信使;然后,把所得的结论报告给公众,包括当权者;这时他就像个信使。最后,他从别人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的结论是否受欢迎;这时候他就像个花剌子模的信使。中国的近现代学者里,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尤其是人文学者。比方说,现在大家发现了中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世界的前途倚赖东方文明。不过也有“坏消息信使”,此人叫作马寅初。五十年代初,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当时以为,只要把马老臭批一顿,就可以根绝中国的人口问题,后来才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image

...
vbhxmaik.04s.md
12.5 KB
#网友语录 Sam Tsai 「這應該很簡單,不會花你太多時間吧?」—尋求協助時,不管多熟的朋友,都不要說這種話。當你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多數情況下,你並沒有評估難易度的資格。貿然說出這樣的話,對雙方都不利。想想看,如果對方最後沒能幫上忙,這個台階要怎麼下?再說,我的時間值多少,也不是你能評斷的。
#网摘
有人说苦难会让人变得高风亮节,其实不然。有时幸福的生活才会让人的情操变得高尚,苦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人变得心胸狭窄,苦大仇深。

毛姆

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底层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

王朔
#书摘
我们非常清楚生命是依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生、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不管人类做着怎样的白日梦,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命运。当然,我们想要尽力延长凋零过程,以至于有时候凋零甚至比成长所经历的时间还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能尽力过好这一凋零的时光,确实值得深思。现在有这么多关于保持青春的书,还有更多有关生儿育女详尽的、实验性的经验分享,但有关凋零的记录却不多见。而我,正行走在这一凋零的路程当中,我的神经刚刚经历了小狗事件和树蕨事件,倍感痛楚,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不来记录?”因此,我写了这本书。
@1054
#书摘 《暮色将尽》
我是在狗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狗。这种动物被人类驯养的历史很久了,与人生活在一起似乎天经地义,如虎入丛林一般自然。它们已成为人类能透彻了解其情感的唯一动物种群。它们的情感与人类何其相似,只是看起来形式简单些罢了。当一只狗焦虑、愤怒、饥饿、迷惑、快乐或充满爱意时,它将这些情绪以最纯洁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也能感受得到,只不过人类的这些情感早被日益增长的复杂人性扭曲变形了。狗和人类因此在简单却深刻的层面彼此相通,我多想再养一只黑色绒脸小哈巴狗,重新体验这一切啊
#书摘
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在尼罗河三角洲正东大约1 350英里处流入波斯湾。这两条河流发源于土耳其的群山中,相隔平均50英里,近乎平行地一路向南流去,流过今天的伊拉克地区,一直到快入海处才汇流合一。两河流域没有尼罗河那样的大瀑布群分开上游和下游,有些河段可以行船,有些不能。河上风向多变,下游还有很多沼泽地。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形成全流域连绵单一的文化,而是出现了很多散落的村庄群,各有各的祭祠神庙和信奉体系。

这个地区没有人能赖以庇护的地理屏障。大河滋养了农耕,且当地的环境同样适合游牧,所以农民必须时刻提防可能从任何方向入侵的劫掠者。没有地理屏障,村庄里的人就自己修筑卫墙,于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就出现了不一样的景观,形成了很多有卫墙的城池,进而发展成了善战的小型城邦:乌鲁克、阿卡德、拉伽什、基什……每个城邦都有自己训练有素的军队。

古埃及人发现,一旦培育出了修筑工程的劳动人口就必须让他们有活儿可干。而美索不达米亚人则发现,一旦有了军队就要不停征战,否则无仗可打的军队会产生内讧。于是,这里的统治者们不是在抵御外敌入侵,就是在沿着河流向上下游征讨邻邦。古埃及人修建了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人则建立了王朝。战胜的首领统治若干城邦,得以拥有和调动更多资源,由于城邦需要更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反过来又挑起了更多战事。大约四千三百年前,基什城邦的王——阿卡德的萨尔贡(Sargon of Akkad)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部分的城邦,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帝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