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网友语录

王天霖 寻求认可就是给自己套了一个狗绳。
#网友语录

Aria芋芋 别人对我的评价仅反映出他们是谁,而非我是谁。
#书摘 语言塑造人类思维

这些多语者在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因方面的跨语言差异,在儿童时期就可以观察到。甚至在双语家庭中,养育方式和亲子互动也会因语言而有所不同。在一个正在进行的、针对泰英双语者的大规模研究项目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对于母亲还是孩子,他们的互动方式都会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玩玩具、分享书籍和回忆最近的事件。这些行为差异反映了以儿童为中心、家长构建故事—儿童参与共创的美式教育方法,与以家长为中心、家长讲故事—儿童听故事的泰式教育方法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与美国和泰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规范相一致。切换语言会改变一个人与家人的互动行为模式。

当我在大学里学习法语时,我的老师是一位来自布列塔尼的慷慨大方、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法国女人。她让我们用法语写日记。最近翻阅日记时,我对日记传达出的想象中的法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到好笑(指的是坐在户外咖啡馆里抽烟——真要谢谢加缪了!),这与我用罗马尼亚语写的思乡日记或用英语写的有关学校和工作的日记相比,真是截然不同。
#书摘

心理学中有一个公认的人格特质分类法,认为存在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开放性(Openness)、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这“五大人格”(为方便记忆可缩写为OCEAN或CANOE)。双语者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中获得的人格特质评分往往不同。在一系列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的研究中,年轻人在用英语测试时其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的得分要高于用西班牙语进行的测试。在另一项研究中,波斯语—英语双语者在用波斯语测试时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和神经质得分比用英语测试时更高。同样,中国香港的汉英双语者在用英语测试时的外倾性、开放性和果断性得分均高于用汉语进行的测试。正如水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三种不同形态,人也可以在不同的语言场景下呈现出不同的自己。

一项针对汉英双语者的研究发现,被试者在用汉语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群体性自我描述及更高的谦虚水平。我们通常将用不同语言进行测试产生的人格差异归因于“文化框架转换”(cultural frame switching),它是指根据不同的文化规范修正自己行为的现象。由于语言和文化是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多语者改变语言时,他们会进入不同的文化框架,用不同的心理视角看世界。
摩尔多瓦作家扬·克良格:我知道我不算聪明,但当我环顾四周,便获得了勇气。
#书摘
当我们刚出生时,我们其实能够听出并学习所有语言的发声,而当我们开始学习周围语言的声音,大脑和发音系统便向母语的声音进行调适。于是,通常在跨入生命的第二年之前,我们就已失去了识别许多其他语言声音的能力。在这个被称为感知窄化的过程中,与母语音素相对应的神经通路被加强,而与外来声音相对应的通路被剪除。我们从一个能够区分所有语言声音的“世界公民”,变成了只能区分母语声音的“本国公民”。而对于多语者而言,这一“通用”声音处理窗口会保持更长的时间。
Hanmer Springs 我们来啦

!露营地

!街景
#网摘 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对生命的珍视是永远值得敬重的普世价值。

美国历史学家将兴南港撤退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而其中美海军的一艘普通的货船梅雷迪思号胜利轮,在长津湖战役后期美军的兴南大撤退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多的装人,拆除了船上所有的非必需设备,以最大负荷装人,最终装了14,000人,这艘船也被载入金氏世界纪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船撤离”,船员在战后获美国商船协会颁发最高的荣誉奖章。
#laugh #笑着笑着就哭了
Marskay 明末许多笔记小说都有个类似的故事:一位提兵在外的大员,身边有个多年随侍的仆人,极受信任。一日,这仆人突然来辞行,因主人竭力挽留,才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来他是东厂的探子,多年来一直负责监视主人一切行动,由于主人长期以来行为端正,东厂认为无须再加以监视,所以召他回去另安排任务。
#看了 纪录片《波音的致命缺陷》。唉。管理层不懂业务没有良心,自己监管自己。波音曾经是那么伟大的公司。也许任何伟大同时也很平凡吧。就像那个剧名《万物伟大又渺小》,伟大的班子同时也是草台班子。
挺好的主题,现代编剧为啥非要在每一集里都要整个小高潮,几个反转啥的。虽然演员们都在努力的演,但我却渐渐失去了兴趣。
Prof. Feynman Knowledge grows when you ask stupid questions. Stupidity grows when you don't ask anything.

#网摘
大过节的,网上看到这个:很恐怖,但在某些社会里却几乎是现实。

!image
#网摘
#网友语录

贾行家 有关过什么人生的问题想起来头疼,不妨换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玩一个游戏,别满足于直接的回答,使劲儿想,到底是为什么。

(对对对,这就是我突然跟Eric谈人生的由头)话说谈完,我就回到我的电脑上下载了古董游戏Digger并设法在我的Ubuntu上编译出来。玩了20分钟,还是那么笨,连第三关都很少能打到。
昨晚和Eric由为什么打游戏话题到探讨活着的意义。Eric说单单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这就挺有意义。我心里不服,但无从反驳。

今天又在饭否看到这个,我现在觉得把快乐放到前头不对:高标准应该是平静。

> 舒克 依我说高标准是快乐而平静RT@水色云音 转@管埋员 李银河说:人生的高标准是获得快乐,人生的低标准是获得平静。没达到这两个境界,人生就是痛苦的。

#网摘
昨晚提交了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希望能有一个期待的结果。我睡得挺晚,估计是最近唯一一次零点以后睡。但早上还是准时醒来刷手机。
有个网友给自己买了最新款的macmini,我有点羡慕。但还是对自己说,我的电脑足够用了。虽然是几年前的。眼馋应该是人类最朴素的毛病之一吧😄
#网友语录

斩左 一个人一生,真正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时光,能有多少。。。我觉得,算下来,可能真不如你家里仅能活十几年的猫狗多。。。
#game digger
ubuntu 22.04 compile old game digger

First, you need to download digger-20020314.tar.gz from <https://digger.org/unix.html> and

cd ~/Downloads
tar zxvf digger-20020314.tar.gz
cd digger-20020314
sudo apt install libsdl1.2-compat-dev
make -f Makefile.sdl
./digger /A

!imag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