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网友语录 管埋员 只要你谈过几次恋爱,就会发现忠贞、坦诚、责任、付出、担当、自我牺牲,这些爱情中珍贵的品质,不是由爱与不爱决定的,是由对方的人品和精神内核决定的,一个自私虚伪懦弱浅薄的人,即便再爱你,也给不出那些东西。
它们的生命如此短暂。这一发现也使得关于它们庞大大脑的难题显得更加匪夷所思。如果只有一两年寿命,建造这么庞大的神经系统有什么意义呢?建造和运行智能机制非常耗能。大型大脑使得学习成为可能,然而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寿命的长短。如果没有时间利用所得的信息,耗费大量精力来了解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
头足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以外唯一演化出大型大脑的生物。大部分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的寿命都比头足纲动物长得多。更准确地说,如果哺乳动物和鸟类没有被吃掉或者遇到其他什么灾难的话,理论上能活得更久。狗和黑猩猩等体形更大的动物更是如此。不过,也有可以活到15年之久、大小和老鼠差不多的猴子,还有可以活10年以上的蜂鸟。相比于短暂的一生以及度过一生的方式,头足纲动物的身体似乎过于庞大,也过于聪明。如果章鱼从孵化到死亡只有不到两年的寿命,它们的脑力能派上什么用场呢?有没有可能是海洋环境中的什么因素导致了它们的短命?我很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我观察头足纲动物生活的同一片海域,那里的岩石下面生活着一种相貌奇怪的鱼,而它所属鱼群中的某些个体可以活到200岁。200年啊!这看上去不公平极了。一条相貌平凡的鱼能活上几百年,光彩绚丽的乌贼和有着好奇心智的章鱼却活不过2年?
导致头足纲动物寿命短暂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体动物的身体结构,或者说头足纲动物身体结构中的某种东西导致它们无法活得更入。我时常听到人们提出这种观点,但这不可能是答案。鹦鹉螺这种体态优雅但心智平庸的头足纲动物,可以在太平洋中驾着自己的外壳、像潜水艇一样畅游20年不止。能乏味地活上几十年的它们,被生物学家们毫不客气地称为“又嗅又摸的清道夫”。这些动物是章鱼和乌贼的亲戚,它们完全没有急匆匆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书摘
头足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以外唯一演化出大型大脑的生物。大部分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的寿命都比头足纲动物长得多。更准确地说,如果哺乳动物和鸟类没有被吃掉或者遇到其他什么灾难的话,理论上能活得更久。狗和黑猩猩等体形更大的动物更是如此。不过,也有可以活到15年之久、大小和老鼠差不多的猴子,还有可以活10年以上的蜂鸟。相比于短暂的一生以及度过一生的方式,头足纲动物的身体似乎过于庞大,也过于聪明。如果章鱼从孵化到死亡只有不到两年的寿命,它们的脑力能派上什么用场呢?有没有可能是海洋环境中的什么因素导致了它们的短命?我很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我观察头足纲动物生活的同一片海域,那里的岩石下面生活着一种相貌奇怪的鱼,而它所属鱼群中的某些个体可以活到200岁。200年啊!这看上去不公平极了。一条相貌平凡的鱼能活上几百年,光彩绚丽的乌贼和有着好奇心智的章鱼却活不过2年?
导致头足纲动物寿命短暂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体动物的身体结构,或者说头足纲动物身体结构中的某种东西导致它们无法活得更入。我时常听到人们提出这种观点,但这不可能是答案。鹦鹉螺这种体态优雅但心智平庸的头足纲动物,可以在太平洋中驾着自己的外壳、像潜水艇一样畅游20年不止。能乏味地活上几十年的它们,被生物学家们毫不客气地称为“又嗅又摸的清道夫”。这些动物是章鱼和乌贼的亲戚,它们完全没有急匆匆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书摘
我昨晚参加了一个线上zoom会议:“幸福六堂课”的第二堂。一个微信上的朋友发了一个报名链接,我鬼使神差就报了个名。每周二7点半开始,大约2个小时长(这个我当时不知道,要知道这么长也许我就不报名了)。第一堂课足足开始了一个小时候我才想起来有这一回事。当时我正在一台破chromebook上折腾用Ventoy在优盘上启动Debian并得到一个可持久化存储的Linux实例。试验很成功,我就直接在那机器的firefox里加入了zoom 会议。只是那机器性能太差,会议里又在播视频,一点也不流畅。我把窗口弄小,流畅了点儿。但播得内容又很老套。我看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就退出了。
然而主持人注意到了这一点,特意给我写邮件,希望我继续参加第二堂。于是昨晚我就参加了,仍然迟到了半个小时,因为夏时制的缘故,晚饭吃完再散完步回到家就快8点了。不出所料,是佛法有关的。我昨晚发了两篇笔记,就是跟“这堂课”有关的。虽然主持人讲得也不怎么样,用得例子也不是特别好。但我还是从中吸取到一点有营养的东西。
在昨天的会议里,有一个小视频我觉得挺有趣,是一个外国人用英语讲的,我估计肯定有人没有听过,就用我自己的话在这儿分享给大家:
说有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表演扔飞镖。随手一扔,正中靶心,再扔,中靶心,再扔....无虚发!表演者自以为很牛,观赏者也大都捧场,给出阵阵掌声。但后排有个人很不以为,一直说:“这有啥,熟能生巧耳” (Nothing impressive, practice matters)。表演者很不爽,就走过来问他,你既然这么不待见我的表演,那你能做到像我这样吗?那个人说,不能够。但是,我是个卖油的(哈哈,这鬼子居然知道“卖油翁”),他随手拿过一个小口瓶,舀了一大勺油倒入瓶中,无一滴掉到外面,甚至瓶口都没有粘到油。然后他对扔飞镖的人说,你能做吗?当然你不能。无他,熟能生巧耳。
这个外国人接着说:“你只要去练习,不论你练习什么,你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论好坏。你可以成为一个精通骗术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精通什么别的人。前提是,你去练习”。
我想到什么了呢,我想到无数精通各种游戏的游戏玩家,包括我的娃。但只精通一两样东西太无趣了,所以我们应该时不时practice something new, 哪怕是骗术呢?!(哈哈
上着班呢,我突然控制不住想分享这个,就balabala打了这么一堆字。一笑!
然而主持人注意到了这一点,特意给我写邮件,希望我继续参加第二堂。于是昨晚我就参加了,仍然迟到了半个小时,因为夏时制的缘故,晚饭吃完再散完步回到家就快8点了。不出所料,是佛法有关的。我昨晚发了两篇笔记,就是跟“这堂课”有关的。虽然主持人讲得也不怎么样,用得例子也不是特别好。但我还是从中吸取到一点有营养的东西。
在昨天的会议里,有一个小视频我觉得挺有趣,是一个外国人用英语讲的,我估计肯定有人没有听过,就用我自己的话在这儿分享给大家:
说有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表演扔飞镖。随手一扔,正中靶心,再扔,中靶心,再扔....无虚发!表演者自以为很牛,观赏者也大都捧场,给出阵阵掌声。但后排有个人很不以为,一直说:“这有啥,熟能生巧耳” (Nothing impressive, practice matters)。表演者很不爽,就走过来问他,你既然这么不待见我的表演,那你能做到像我这样吗?那个人说,不能够。但是,我是个卖油的(哈哈,这鬼子居然知道“卖油翁”),他随手拿过一个小口瓶,舀了一大勺油倒入瓶中,无一滴掉到外面,甚至瓶口都没有粘到油。然后他对扔飞镖的人说,你能做吗?当然你不能。无他,熟能生巧耳。
这个外国人接着说:“你只要去练习,不论你练习什么,你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论好坏。你可以成为一个精通骗术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精通什么别的人。前提是,你去练习”。
我想到什么了呢,我想到无数精通各种游戏的游戏玩家,包括我的娃。但只精通一两样东西太无趣了,所以我们应该时不时practice something new, 哪怕是骗术呢?!(哈哈
上着班呢,我突然控制不住想分享这个,就balabala打了这么一堆字。一笑!
针对老年顾客,我们公司有业务的各国基本都有特别的法律,保护老年人的经济利益,免受骗子/不怀好意的人的欺骗和诱导消费。反观我的母国,唉。
我为啥知道这个?我这会儿正在做例行的公司培训:Elder Financial exploitation Training
我为啥知道这个?我这会儿正在做例行的公司培训:Elder Financial exploitation Training
You must be a member for at least 10 mins to send messages in this server. It is a not bad way to fight with spammers. I guess
在我看来,家猫的猫生大概是这样的:没有长期饭票时使出浑身解术找一个长期饭票(好人家),然后尽情享受退休生活。中间被饭票抓住绝育固然不爽但那也是悠闲猫生必要的代价。
那我的问题是,野猫的生活是否更自由?也更忙碌?家猫算是考公成功的某些领域的无所事事的公务员群体吗?(看看。思考就会带来这么多麻烦
那我的问题是,野猫的生活是否更自由?也更忙碌?家猫算是考公成功的某些领域的无所事事的公务员群体吗?(看看。思考就会带来这么多麻烦
无聊是人类之光。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天不忙碌,他怕是无暇思考他的人生值不值得活,要不要做点什么改变吧。
沉迷一件事是好事也是坏事。没有度,没有给自己留出闲暇时间,也就没有给奇思妙想,没有给自己的创造力留出空间。
回头看看,一个人hiking或者与三两好友时不时聚聚,人为给自己制造一些闲暇,是多么重要的事。#观点
沉迷一件事是好事也是坏事。没有度,没有给自己留出闲暇时间,也就没有给奇思妙想,没有给自己的创造力留出空间。
回头看看,一个人hiking或者与三两好友时不时聚聚,人为给自己制造一些闲暇,是多么重要的事。#观点
写下一条留言然后阅读,这就是在创造一个自传入回路。与其只想感知那些并非起源于你的事情,比如在感官噪声中寻找外传入信息,你也希望自己读到的信息完全源于之前的行为。你希望你记录下的内容源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其他人的干预或笔记本的自然腐朽。你希望现在的动作和未来的感知之间有固定的回路。这让你可以制造一种外部记忆一一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早期书写的作用(很多是商品名录和交易往来的明细),也许一些早期图像也发挥过这样的作用,但是具体作用不像书写那么明确。#书摘
当手写下一条信息是为了给其他人看时,日常交流就形成了。
当你写下给自己以后看的文字时,时间通常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因为从广义上看,这样做是为了记忆。但是这类记忆确实是一种交流现象;这是现在的自己在和未来的自己交流。#书摘
当你写下给自己以后看的文字时,时间通常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因为从广义上看,这样做是为了记忆。但是这类记忆确实是一种交流现象;这是现在的自己在和未来的自己交流。#书摘
阿良 回到家后没了电击,但一切言行仍然要按照杨那里的标准来做。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凌晨四五点确定不会吵醒父母,悄悄溜出去到楼下跑步,那是“自由”的时间。 我并不反对父母崇尚的“吃苦”,但我希望所谓的苦能出现在它该出现的地方,比如练琴,无论用任何方法、无论手再痛,甘之如饴。因为那使我感到人生在前进。而不是像杨那里的那种“苦难”。#网友语录
人们一直认为高阶思想(higher-order thought)似乎与意识存在某种联系。高阶思想是关于自身思想的思考——它要求我们从当前的体验中抽离,审视和评估自己此刻的感受。例如,“我为什么在此刻心情如此糟糕?”或者“我几乎没注意到那辆车”。长期以来,研究者认为,高阶思想在解释主观性和意识的理论中扮演着某种角色,但具体角色尚不明确。一些人认为,高阶思想对任何主观经验都是必要的。由于大多数动物不太可能具备高阶思想,这种观点最终可能与我在前几章提到的“主观经验的后来者观点”趋同。另一种可能是,高阶思想是人类生活中极其复杂的能力,它能够重塑主观经验,但并非高阶思想本身赋予我们主观经验。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读。我反对将高阶思想视为产生主观经验的唯一必要步骤。它只是整体蓝图中的一部分,虽然可能非常关键。在所有有意识的思维中,最生动的形式或许就是把注意力投向自身的思维过程,并对其进行反思,通过这种方式亲自体验自己的思绪。我们可以向内观察自己的内在状态,并且无需语言就能进行思考;但在“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或“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样的不可否认的意识体验中,内部言语的作用非常显著。我们经常通过提出内在问题、做出评论或自我劝导来反思自己的状态,而这种反思并非无关紧要或仅作消遣;正是这种反思帮助我们完成许多事情。#书摘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读。我反对将高阶思想视为产生主观经验的唯一必要步骤。它只是整体蓝图中的一部分,虽然可能非常关键。在所有有意识的思维中,最生动的形式或许就是把注意力投向自身的思维过程,并对其进行反思,通过这种方式亲自体验自己的思绪。我们可以向内观察自己的内在状态,并且无需语言就能进行思考;但在“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或“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样的不可否认的意识体验中,内部言语的作用非常显著。我们经常通过提出内在问题、做出评论或自我劝导来反思自己的状态,而这种反思并非无关紧要或仅作消遣;正是这种反思帮助我们完成许多事情。#书摘
#normcap 有个截图自动识别文本的需求,chatgpt推荐了几个选项,我发现这个开源app挺好用的,全平台支持,虽然安装和设置略微费了一丢丢劲儿。
不能自动识别语言,所以截图要先主动选一下语言。
然后就发现扫描版pdf识别出来的每个汉字之间都有一个多余的空格,很讨厌。于是让cc改了一版,加了一个智能滤空格的开关,现在爽了。同时给原作者提了个PR。很开心,cc又在开源项目上立功了!虽然我只是动了动嘴儿。
不能自动识别语言,所以截图要先主动选一下语言。
然后就发现扫描版pdf识别出来的每个汉字之间都有一个多余的空格,很讨厌。于是让cc改了一版,加了一个智能滤空格的开关,现在爽了。同时给原作者提了个PR。很开心,cc又在开源项目上立功了!虽然我只是动了动嘴儿。
碰到一个cc 实例读完handover瞬间就发出十来个编辑请求,每个都失败,连错误提示都不带看的,直接说,“看来我写的语法有问题,让我换个更直接的方法”。吓得我赶紧escape,清上下文。退出cc检查版本号是不是自动升级了(并没有)。再进去,新实例稳得一匹,令人感动。
脑海里浮现出排队等着上工的cc实例们,包括那些滥竽充数的。下次我开新session,得先问问,你上一世(上一个session)表现如何?是被开除的吗?
脑海里浮现出排队等着上工的cc实例们,包括那些滥竽充数的。下次我开新session,得先问问,你上一世(上一个session)表现如何?是被开除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