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网友语录 西瓦 “在教育领域中,尊重的概念有可能会被误读。比如,当我们提倡尊重儿童时,就可能会有人指责说这是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这其实就是对尊重这一概念的误解。尊重不是指友善,而是要清楚明确、诚实、礼貌、勤奋和始终如一。”
一旦认识到学习并不是负担, 而是一次知识旅行, 整个过程充满开心快乐时,那就没有什么东西是难的, 是学不会的。 学习语言尤其如此。#观点
独立不是女人向男人宣战,仅仅是自我尊重。

——苏芩

#网摘
@25484 1938年11月,胡适任驻美大使时在照片上题的一首诗道:

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胡适从来不愿参加政府,1931年12月19日他在给李石曾的信上说:

连日报纸宣传将有华北政务委员会的组织,并有人选名单的拟议,其中有我的名字。如果这消息是正确的,千万请先生代为向政府方面声明我不愿加入此项政务委员会。

我所希望者,只是一点思想言论自由,使我们能够公开的替国家想想,替人民说说话。我对于政治的兴趣,不过如此而已。我从来不想参加实际的政治。

这是胡适的一贯态度,所以他做了驻美大使,便自以为是“过河卒子”了。
#书摘 胡适琐记

1934年夏天的一个星期二早上,我吃了早餐到院子散步正走回来,见胡适从楼上下来走到饭厅。我站住脚向他请了早安。他说赶《独立评论》稿到天亮。

我跟他入了饭厅。他说本来已经写有两篇稿,一篇是谈虚君制,使人不致争权位。一篇是反对武力统一,主张把东北让给中国共产党,由他们去试验搞共产主义;试验好后,再进行推广。这两篇稿,都触犯忌讳。以前写好不敢发表,昨夜没有稿,想用,看了一遍,还是不敢用。

(上文中的“我”是历史学家罗尔纲)
我:到今天91年过去了,在中国发表文章,忌讳非但没有减少,更是多了不知道几个数量级!可悲啊可叹!
#网摘 yiqifacai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就像手机电池一样,决策能力是有限的。每天从起床穿什么衣服开始,到吃什么早餐、走哪条路上班,我们都在消耗这种"决策电量"。

这叫做"决策疲劳"现象。研究表明,法官在下午做出的判决往往比上午更严厉,因为经过一天的审案,他们的决策能力已经疲惫,倾向于选择更简单粗暴的方案。
生命的唯一标志是生长或发展,如果你生长,或发展,说明你还有生命力。#观点
#网摘 Felina

天隔着海,
海隔着山,
山海连天,
望眼欲穿。

茫茫人海,
千千世界,
闭目神游,
只你一人。
@5206 我们想要尽力延长凋零的过程,以至于有时候凋零甚至比成长所经历的时间还长。—(英)戴安娜·阿西尔 #书摘《暮色将尽》
@25477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策略,常用于买卖谈判。

• “漫天要价”:卖方先故意开一个非常高的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
• “就地还钱”:买方则在原地直接砍价,大幅压低,回到合理甚至偏低的价格。

这种方式的本质是双方先极限试探对方底线,然后在中间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这里的还钱,不是欠钱还钱的那个还钱,而是“还价”的口语说法。
云五先生:

今天见报纸所载,知前日我的戏言大有成为事实之势,你竟成了“社会之公敌”,阔哉!阔哉!

我很盼望你不要因此趋向固执的态度。凡改革之际,总有阻力,似可用“满天讨价,就地还钱”之法,充分与大众商量,得一寸便是一寸的进步,得一尺便是一尺的进步,及其信用已著,威权已立,改革自然顺利。这个国家是个最individualistic〔个人主义的〕的国家,渐进则易收功,急进则多阻力;商量之法似迂缓而实最快捷,似不妨暂时迁就也。

适之 廿,一,21

#书摘
Gemini 高兴地说 This is a new error, which is progress!
Gemini 在再三尝试甚至换用另一个package之后仍然遇到相同的错误时长叹一声:“It seems that gallery_saver has the same issue as image_gallery_saver. This is very frustrating. ”
#书摘 吉娅,你真的认真找过工作了吗?我是说,你有没有用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来考虑如何挣到钱的问题呢?
如果你期望用户在项目开始之前就给你可靠和明确的需求,那就快醒醒,别在继续做梦了!非要看到一个不那么对劲的东西以后才恍然大悟自己想要的是啥,这就是正常的人。 #观点
勇敢的质疑所谓的专家,真理。即便最终发现自己质疑的不对,也比盲从收获大。#观点
你也许会对木匠精湛的技艺印象深刻,哇!毫无差错。其实并非如此,真正的高手只是懂得如何亡羊补牢并且补得精妙,浑然天成。#书摘
鼓励好为人师。教别人知识绝不仅仅是付出。不止一次,在把一个难缠的概念讲清楚,而且别人也听明白之后,我发现自己才真正理解这个概念。人们好多东西都是自以为了解了,当你打算将给别人听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存疑之处。#观点
在日本办个出版社,比开杂货店、豆腐坊还容易。只要你有意办,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以营业了。不需要任何申请、许可。如果还想像回事,搞个招牌挂在门边(手写、纸牌,皆OK)。出版社之外的报社、企业、研究机关、法人、官厅、各地自治体、个人都可以发行出版物。换言之,在日本是完全的出版自由。#网摘 #大千世界
福姬:你走过的每一条弯路,其实都是必经之路。你永远都无法借别人的翅膀,飞上自己的天空。#网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