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happynotes #idea #实现了
昨晚开了新坑:同步笔记到telegram频道。初衷是留个备份。谁知道自己这个服务能运行多少年?telegram怎么也该能比happy notes运行的更久,是不是?但实际上它能做的事情远比backup更多。先从小做起,运转起来再说。
「补记」两天后这个功能后端就完成了。
昨晚开了新坑:同步笔记到telegram频道。初衷是留个备份。谁知道自己这个服务能运行多少年?telegram怎么也该能比happy notes运行的更久,是不是?但实际上它能做的事情远比backup更多。先从小做起,运转起来再说。
「补记」两天后这个功能后端就完成了。
#ideai #实现了
若 # 之后紧跟的是一串数字,则意味着这是一个 note 编号而不是tag。它会和其他tag一样出现在tag列表里,但点击它不会到达一个tag note 列表,而是打开另一个详情页:这个note编号对应的note详情页。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实现由一个note链接到另一个note的功能。要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应该暴露出note编号。因为 Note 详情页的标题最好由现在的 Note Details 改为 Note: {NoteId}
chatGPT 说:”这个主意听起来很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笔记之间建立链接,增强笔记之间的关联性和导航性。“
【补记】
也许用 @ 字符更好。过后再想我觉得。
若 # 之后紧跟的是一串数字,则意味着这是一个 note 编号而不是tag。它会和其他tag一样出现在tag列表里,但点击它不会到达一个tag note 列表,而是打开另一个详情页:这个note编号对应的note详情页。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实现由一个note链接到另一个note的功能。要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应该暴露出note编号。因为 Note 详情页的标题最好由现在的 Note Details 改为 Note: {NoteId}
chatGPT 说:”这个主意听起来很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笔记之间建立链接,增强笔记之间的关联性和导航性。“
【补记】
也许用 @ 字符更好。过后再想我觉得。
#english
When you politely refuse your neighbor's offer of remuneration for your efforts with the lawn, you may have made a mistake.
Remuneration refers to payment for a service, so the neighbor was basically offering you cash.
If it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to talk about your wages, you can use the word remuneration instead — the word has a remote sound to it that makes it seem like you aren't talking about money even though you are. It's a formal way to refer to payment for work or other services. You might see this word in contracts, policies, and other official documents that refer to payments.
When you politely refuse your neighbor's offer of remuneration for your efforts with the lawn, you may have made a mistake.
Remuneration refers to payment for a service, so the neighbor was basically offering you cash.
If it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to talk about your wages, you can use the word remuneration instead — the word has a remote sound to it that makes it seem like you aren't talking about money even though you are. It's a formal way to refer to payment for work or other services. You might see this word in contracts, policies, and other official documents that refer to payments.
#网友语录
“忒修斯之船”:如果把一艘船上的每一块木板都替换掉,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其实我一直在想,爱人变化到什么程度上就不算爱人了?对爱人的爱到哪一地步为止就不再是爱了?在爱、爱人、对爱人的爱这一话题上,真正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爱人的哪一部分最为至关重要?身体、技能、个性、回忆……或者所谓的灵魂?
如果爱人死了,而你只能从死亡那里取走爱人的一部分,你会选择哪一部分?
爱人活着,但爱人逐渐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时你会觉得不能接受?——虽然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改变吧?这么看来即使普通地生活也会迎来忒修斯之船悖论的冲击:普通地改变持续到最后也是全然的颠覆。不复从前、永不复还。
如果是那样的话,至死不渝的标准又是什么?既然真正意义上永恒不变的爱是不能满足一直在改变的爱人的?那么如果永远只爱某个状态下的爱人,到底算是一种忠贞,还是一种变心?这样看来,难道只有惦念英年早逝的爱人才能做到爱与爱人都永不改变?
那么,可以爱爱人的拷贝吗?如果那不是被当做替代品的他人,而是与爱人完全一样的克隆?或者来自平行世界的爱人?或者过去的爱人、未来的爱人?或者爱人的转世之身?
original
“忒修斯之船”:如果把一艘船上的每一块木板都替换掉,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其实我一直在想,爱人变化到什么程度上就不算爱人了?对爱人的爱到哪一地步为止就不再是爱了?在爱、爱人、对爱人的爱这一话题上,真正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爱人的哪一部分最为至关重要?身体、技能、个性、回忆……或者所谓的灵魂?
如果爱人死了,而你只能从死亡那里取走爱人的一部分,你会选择哪一部分?
爱人活着,但爱人逐渐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时你会觉得不能接受?——虽然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改变吧?这么看来即使普通地生活也会迎来忒修斯之船悖论的冲击:普通地改变持续到最后也是全然的颠覆。不复从前、永不复还。
如果是那样的话,至死不渝的标准又是什么?既然真正意义上永恒不变的爱是不能满足一直在改变的爱人的?那么如果永远只爱某个状态下的爱人,到底算是一种忠贞,还是一种变心?这样看来,难道只有惦念英年早逝的爱人才能做到爱与爱人都永不改变?
那么,可以爱爱人的拷贝吗?如果那不是被当做替代品的他人,而是与爱人完全一样的克隆?或者来自平行世界的爱人?或者过去的爱人、未来的爱人?或者爱人的转世之身?
original
#网友语录
大多数人不同意你(作为少数派)的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改变别人的观点首先必须正视这一点。和你观点不一样的人不是你的敌人,他们只是和往常一样活着罢了。如果你把他们当作你的敌人,他们就会真的变成你的敌人。很多事情上都是,要学会沟通。
大多数人不同意你(作为少数派)的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改变别人的观点首先必须正视这一点。和你观点不一样的人不是你的敌人,他们只是和往常一样活着罢了。如果你把他们当作你的敌人,他们就会真的变成你的敌人。很多事情上都是,要学会沟通。
#看了 一部bbc纪录片《万物与虚无》,对这个宇宙又了解的多了一点点。为什么正粒子比反粒子多了那么一丢丢,现在还不知道。但正是多出来的这一丢丢,造成了可观测宇宙里的星星们和我们。
我的猜测:宇宙因爆炸而产生,故而是不均衡的(这很合理)。我们人类所观测到的可观测宇宙是一个正物质的世界,而遥远的不可观测区域其实还有一个反物质的世界,因此正粒子其实并没有比反粒子多一丢丢。若这两个世界碰头,则两个世界都会灰飞烟灭。幸运的是这两个世界还没有碰头,所以这两个世界都得以苟且偷生。而我们这个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我的脑洞,其实是为了逃避反物质宇宙的追杀。
我的猜测:宇宙因爆炸而产生,故而是不均衡的(这很合理)。我们人类所观测到的可观测宇宙是一个正物质的世界,而遥远的不可观测区域其实还有一个反物质的世界,因此正粒子其实并没有比反粒子多一丢丢。若这两个世界碰头,则两个世界都会灰飞烟灭。幸运的是这两个世界还没有碰头,所以这两个世界都得以苟且偷生。而我们这个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我的脑洞,其实是为了逃避反物质宇宙的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