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书摘 #别逗了费曼先生
我们天生具有费曼的资质。我们本来对书本和自然天生具有大科学家的那种好奇心。如若不信,你就观察那些才来人世不久的小孩儿。他们喜欢图画和书本,瞪着好奇的大眼,专注地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儿童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地就掌握一门语言。一旦听说了“为什么”这个词儿,他们就不停地问“为什么”;他们的问题,只有最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才能够提得出来,把个无知的父母问得恼羞成怒。

可是,一旦我们进了学校,这种蔑视一切成见的好奇心,很快就消失殆尽。学校,本来应该是一个教人喜欢书本的地方,一个鼓励好奇心的地方;可是,我们的学校把书本用做刑具,以羞辱和惩罚来“鞭策”学生,它要求我们像计算机那样记住东西,它以刁钻古怪的考题打击我们的自信,它敌视独立思考,结果它变成了一个消灭好奇心的屠宰场。那些讨厌教育的教育家,还要把许多可怕的色彩涂抹在学习这件本为乐事的事情上,好像有的女人把辣椒或墨水涂在乳头上迫使孩子断奶似的;他们说,你必须“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像他们不把学生吓晕,就心有不甘似的。在他们看来,教育和科学研究本身是苦事,其价值在于它可能带来的实际利益,(这种卑琐的市侩习气!)因此使学生受苦,就理所当然,却不相信爱因斯坦的话:“学习是一种难得的乐事。”呜呼,这种短视的实用主义,至今仍然是统治我们的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指针。
#书摘 #别逗了费曼先生
她告诉了我这么个故事:她和她丈夫去看过展览,他们都非常喜欢这幅素描。“我们干吗不买下来?”她建议。
她丈夫,是那种从来也不会当机立断的人。“让咱考虑考虑再说吧。”他说。
她想起来,再过几个月,就是他的生日,于是她当天返回,自己买了。
那天晚上,他下班回家,心情抑郁不振。她终于弄明白了他是怎么回事儿:他觉得,把那幅画买来给她,那才好;但是,等他回到展览会,有人告诉他,那画已经卖出去了。因此,她就把这事儿秘而不宣,等他过生日的时候,好给他个惊喜。
我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启示,这启示对我还是很新鲜的:起码从某些方面说,我终于理解了艺术确实有什么用处。艺术给某个单个的人以快乐。你能制造出一个东西,有人宝贝之至;他们或者沮丧,或者愉快,都是因为你制造的这破玩意儿!在科学中,那是一种普遍而大的东西:你不知道直接欣赏它的那些单个的人。
#书摘 #别逗了费曼先生
如果那个想法看起来糟糕,我就说它看起来糟糕。如果它看起来好,我就说它看起来好。我不会拐弯抹角。
我总像这样过日子。这很好,很快乐——但愿你也能这么办。在我的一生中,我很幸运,可以这么办。
#书摘 #别逗了费曼先生
冯·诺伊曼给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你不必为你身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负责。由于冯·诺伊曼的这个建议,我形成了对社会强烈的不负责任感。这使我从此以后成了一个很快乐的人。是冯·诺伊曼播下了这颗种子,这种子在我的思想里长成了活跃的不负责任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