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3 初中三年是在台子乡国办联中度过的。学校离家并不远,只有3km多一点。但对12岁的我来说,算是比较远了。

那是1984年,我从此开始了住校生涯。我记得是爹赶着牛车拉着我,还有我的竹子做的小单人床和被褥去的学校。一个宿舍住差不多20个学生,床挨着床,前后两排,除了门那儿留点空,两边都是床。学校有食堂,但并不做饭,只是有几口大锅帮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干粮Teng热,顺便提供热水。每个人把自己的馒头或者窝头放网兜里,然后放到食堂准备好的大笼屉上。等下了课,食堂也把饭弄热了,大家再各人找到各人的干粮带回宿舍吃。

因为学生家庭情况不同,就有家境不好的同学放自家的窝头上去,吃饭时拿走别人的馒头。我因为贪玩,经常不按时去食堂,所以就被迫吃了不少别人的窝头。别说,有的窝头还挺好吃的。不过妈妈心疼我,后来就不再给我准备馒头,而是烙发面饼给我。发面饼整点热水,泡着吃就行,这样就不用让食堂热饭,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拿走了。

只是宿舍里麻雀很讨厌,会偷干粮吃并在干粮袋里排泄。我们曾设法捉住过一些,(回头来看,但当时不觉得)很残忍的把它们烧死了。

学生宿舍的背面就是农田,我步行回家的路就经过宿舍后面。为了避免干粮发霉,我们一周回家两次:周三一次,周六一次。回家的路经过姥姥家,我有时候就去姥姥家蹭完饭再回家。

我是个小个子,到初中毕业也只长到1.47米,40kg重。调皮又贪玩,虽然总是打输,但不怎么怕打架。好在学习不算坏。

初中的我现在看绝对是个小粉红。我自费订阅了三年《中国少年报》,信仰共产主义,我牢牢的记着少年报报头那句话“时刻准备着”。我读了很多革命先烈的书,喜欢革命诗歌,现在还有印象的有《方志敏诗抄》、《天安门诗抄》啥的。现在想想真是傻。但再活一遍,我估计还是一样傻。那会儿能读到的书,也就是那些吧!

校园南墙外就是乡邮电局。邮电局里靠墙有棵桃树,每当桃子成熟的时间,我就会就着墙这边的树爬上墙头,偷桃子吃。那桃子甜甜的,不大,但是是离核的一种,真是好吃。现在回忆起来,仿佛仍能感受到那几十年前桃子的味道。

虽然只是个小屁孩,但初中的我已经开始暗恋邻村的一个小姑娘。我上学比其他同学早一年,所以那小姑娘大概率比我大一岁吧。她有个堂姐嫁给了我一个堂叔,所以...其实我按理说得管她叫姑姑。但管不了那么多,我就是在心里悄悄的喜欢她。

姐姐那时候也和我在一个学校读书。她比我高两级,她学习不错,但好像考高中失利,补习了一年,所以我们姐弟大概在一起读书两年。

印象里有一次我和其他同学追着玩,我冲过一个拐角(当然看不到对面情况)带着较大的速度撞在另一个高年级同学身上。因为我质量太小,所以被反弹回来摔得比较瓷实,躺地上缓了好一会才爬起来。我记得姐姐说了那个同学好一通,但人家真的好无辜,被我撞了还要挨我姐姐念叨。

初中三年感觉好漫长。字写的漂亮板正的班主任卢卢老师(老人家还健在,坚持在初中同学群里每天发东西,但同学们已经很久没人发东西啦),全体师生集体大扫除的场景,校工按点敲上课铃的场景。每晚晚自习同学们的小油灯,以及后来通电以后大喇叭里的每周一歌。太多难忘的事情。

但再难忘也过完了!我成绩本来不错,但中考因为一个插曲也没有考好。简单说说吧,中考是我第一次去县城,40km外的县城。县城里有一座小山,叫黄山。其实只有不到100米高。但我很喜欢啊,我的家乡可是黄土平原。于是我每天都要去爬黄山。结果....就在考最后一门课的时候,好像是生物课,准考证不见了。到处找不见,去爬山的路也找了来回好几趟,没有没有就是没有。总之,虽然那门课最后好说歹说最后终于让我进考场考了,但已经过去了很多时间,心也一直在砰砰跳,那门课完全没有考好。

总之,中考结束,看上去我要辍学了。
啊。快十一点了,我要睡觉了。今天就码到这里。#我的故事 流水账,下回再接着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