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刚毕业(1994)的时候,虽然那时候我们还包分配,但我看到一个去北京工作的机会。中国林科院ABT研究开发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虽然挂着林科院的标牌,但那是个企业,不是铁饭碗,工作内容也并不契合我的偏好。 它吸引我的是它的招聘文案,不限专业,只要你肯扎实工作,工资上不封顶。我想去哪里,我就去了那里。虽然我也只在那里呆了不到一年。我并不喜欢那份工作,或者说骨子里我讨厌那里的管理风格,那种大家长作风,但我仍很感激。是这份工作让我第一次走进大城市,开了眼界。后来因为和老板发生冲突裸辞,我离开那里,开始人生第一次真正的主动找下一份工作。
那是1995年,没有互联网,固定电话都不普及的时代。找工作除了看报纸就是找那些贴着招聘广告的信息亭。我得说我胆子挺大。当然啦,工作还没有敲定的时候那种忐忑,慌张是难免的。那时候我寄居在三爷爷家小客厅的沙发上。看到有差不多对头的工作机会,就去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就这样用了几周时间,我找到了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在一家小私企做计算机培训工作。我大学时候对计算机的狂热爱好,帮助我拿到这份工作。
这第二份工作我也只做了一年(当时我23岁)。在这家公司我一开始教他们那儿的计算机培训班学习DOS和五笔字型。在那期间我还用PCTools汉化了一版DOS,老板试图拿这个汉化版本卖钱,但最终好像并没有卖出去。经理看我是块材料,就开始教我组装维修电脑,很快我就成了全公司技术最好的电脑工程师,虽然收入并不是。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后我又一次辞职,不过这次我决定自己创业。
从那份工作到今天又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人生就是一次一次做选择,很难说哪一次选择更对或者根本不对。人类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物种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并塑造自己是谁。我从小讨厌被安排,所以在各种事物上,我尽可能的自己拿主意。为了少“犯错”,我只能多学习多了解。随着年龄渐长,牵绊也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试错的成本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会越来越保守,因为越老越输不起。
那是1995年,没有互联网,固定电话都不普及的时代。找工作除了看报纸就是找那些贴着招聘广告的信息亭。我得说我胆子挺大。当然啦,工作还没有敲定的时候那种忐忑,慌张是难免的。那时候我寄居在三爷爷家小客厅的沙发上。看到有差不多对头的工作机会,就去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就这样用了几周时间,我找到了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在一家小私企做计算机培训工作。我大学时候对计算机的狂热爱好,帮助我拿到这份工作。
这第二份工作我也只做了一年(当时我23岁)。在这家公司我一开始教他们那儿的计算机培训班学习DOS和五笔字型。在那期间我还用PCTools汉化了一版DOS,老板试图拿这个汉化版本卖钱,但最终好像并没有卖出去。经理看我是块材料,就开始教我组装维修电脑,很快我就成了全公司技术最好的电脑工程师,虽然收入并不是。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后我又一次辞职,不过这次我决定自己创业。
从那份工作到今天又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人生就是一次一次做选择,很难说哪一次选择更对或者根本不对。人类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物种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并塑造自己是谁。我从小讨厌被安排,所以在各种事物上,我尽可能的自己拿主意。为了少“犯错”,我只能多学习多了解。随着年龄渐长,牵绊也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试错的成本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会越来越保守,因为越老越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