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al Through My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Notes
#网友语录 西瓦 “当我们教导孩子不计较分数,而应关注努力尝试的勇气时,实际上也就巩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要鼓励他们大胆冒险,持之以恒。我们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局限和缺点,这很正常。努力尝试的渴望比掌握某种技能更为重要。我们要向他们表明,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比执著于完美更为重要。”-父母的觉醒
Without an Aim in Life

Without ears, you can’t hear.
Without eyes, you can’t look.
Without a nose, you can’t smell.
Without a mouth, how can you talk?

Without a heart, you can’t live.
Without hands and arms, you can’t work.
Without knees, you can’t stand up.
Without legs and feet, how can you walk?

Without a face, you are ugly.
Without teeth and hair, you look old.
Without a head, you can’t think.
Without an aim in life, how can you succeed?

#网摘
今天看到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太累,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睡的太晚 ...
#网摘
!image

昨天又是风又是雨,于是邻居家一树的杜鹃花化成了草坪的点缀。别说,挺美!
早晨有极细小的雨🌧️,然而还是出门上班了。我喜欢淋这个强度的小雨。
#网摘 许绍雄还曾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出镜更新视频,视频中提到:“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公平,唯独时间最公平。如果你整天都这样:书也不读,运动也不做,花钱还不节制,没目标、没爱好、没期望,生活是不会自己变好的。多看看书,多赚点钱,少想点没用的事。努力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而是为了有得选。努力的意义,就是当好运来临时,你会觉得自己值得!”
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网摘
94%的人认为,他们的幽默感高出普通人水平;80%的司机认为自己比一般的司机技术好(包括因交通事故躺在医院里的司机);75%的商人认为自己比别的商人更有正义感……人们普遍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网摘
#网友语录

电杆上的麻雀 文化就好比一条船,好人坏人都在一条船上,坏人导致船翻时无人幸免。除了船上的好人战胜坏人。

洁身自好不存在的,指责他人歧视也无意义,唯有该文化影响下的种族自己反思并进步一条路。在此之前只能认栽。

---

就拿中国文化来说,别说反思,敢说它不好的都被打成支黑了。好的文化氛围,首先难道不是容许所有的声音存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最喜欢的古话之一,但它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说一套做一套。到底是什么让这句我喜欢的话无法成为中国文化?

---

再换个角度,白人不是因为皮肤受益,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并不是白人没有坏人,而是普遍的白人值得信赖。普遍性就是文化塑造。

我去过偏僻的中国小镇,也去过偏僻的澳洲小镇,一样的质朴但不一样的感受。

如果有一天白人受排挤,那一定是他们的文化出了问题,少数人的行为不会导致族群被排挤。
自从读完那本《章鱼的心灵》再看到超市里的冷冻 Baby Octopus 。居然是心痛的感觉。
#网友语录 Marskay 中国家长总是既要又要,比如他们希望孩子听话又独立,这就是矛盾的,“听话”的,服从性高的,就是独立性差啊……他们希望孩子在家里能够听他们发号施令,但出了门又一下成熟独立,能自己撑起来一片天。
什么是阴暗的想法?什么是肮脏的想法?只是些新颖的不太被广为接受的新奇想法而已。
小长假的第二天,晚饭后,我把一行十几棵辣椒苗种菜地里了。其实苗子还小的很,连真叶都还没有长出来。

还是让大自然照顾他们吧。哈哈 (但并没有栽完,估计还能栽一行。可蹲着干活太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小菜园
#网友语录 安子 他人永远是自己苦的原因。 受害者思维总是觉得地狱是别人为我建造的。(虽然很违反直觉,但地狱真的都是自己为自己建造的。哦,忘了说,天堂也是哦)
#网摘 Being Ready is a myth.
You start.
You suck.
You figure it out.
You get better.
搞定了让Claude code用github copilot里的模型。开心!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周六,当然是出去浪的日子。
一夜过去,proxmox上的macOS终于装好了。但 guacamole 死活连不上macOS的vnc server。tigervnc-viewer就没问题。哎!(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网友语录
RachelWu
我停止了对父母的改造。

周末家庭聚会,我妈又一次在亲戚面前抱怨我“不恋爱不结婚”。
换作以前,我一定会觉得无语,好几个月不联系。

但这次,我只是笑了笑,给她夹了一块她爱吃的排骨,
说:“妈,这事不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
她愣了一下,没再继续说下去。

我经常花时间,试图纠正我的父母。
我教他们用苹果手机,给他们科普“界限感”,
发各种文章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我以为这是“为他们好”,结果只换来了无休止的争吵和彼此的疲惫。

我们是在保护自己内心那个“不被理解”的小孩,
拒绝承认我们和父母终究是活在不同时代的、独立的两个人。

但家庭和亲情,都不是改造实验室。
真正的和解,不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对方,而是从接纳彼此的不同开始
@6233 初中三年是在台子乡国办联中度过的。学校离家并不远,只有3km多一点。但对12岁的我来说,算是比较远了。

那是1984年,我从此开始了住校生涯。我记得是爹赶着牛车拉着我,还有我的竹子做的小单人床和被褥去的学校。一个宿舍住差不多20个学生,床挨着床,前后两排,除了门那儿留点空,两边都是床。学校有食堂,但并不做饭,只是有几口大锅帮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干粮Teng热,顺便提供热水。每个人把自己的馒头或者窝头放网兜里,然后放到食堂准备好的大笼屉上。等下了课,食堂也把饭弄热了,大家再各人找到各人的干粮带回宿舍吃。

因为学生家庭情况不同,就有家境不好的同学放自家的窝头上去,吃饭时拿走别人的馒头。我因为贪玩,经常不按时去食堂,所以就被迫吃了不少别人的窝头。别说,有的窝头还挺好吃的。不过妈妈心疼我,后来就不再给我准备馒头,而是烙发面饼给我。发面饼整点热水,泡着吃就行,这样就不用让食堂热饭,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拿走了。

只是宿舍里麻雀很讨厌,会偷干粮吃并在干粮袋里排泄。我们曾设法捉住过一些,(回头来看,但当时不觉得)很残忍的把它们烧死了。

学生宿舍的背面就是农田,我步行回家的路就经过宿舍后面。为了避免干粮发霉,我们一周回家两次:周三一次,周六一次。回家的路经过姥姥家,我有时候就去姥姥家蹭完饭再回家。

我是个小个子,到初中毕业也只长到1.47米,40kg重。调皮又贪玩,虽然总是打输,但不怎么怕打架。好在学习不算坏。

初中的我现在看绝对是个小粉红。我自费订阅了三年《中国少年报》,信仰共产主义,我牢牢的记着少年报报头那句话“时刻准备着”。我读了很多革命先烈的书,喜欢革命诗歌,现在还有印象的有《方志敏诗抄》、《天安门诗抄》啥的。现在想想真是傻。但再活一遍,我估计还是一样傻。那会儿能读到的书,也就是那些吧!

校园南墙外就是乡邮电局。邮电局里靠墙有棵桃树,每当桃子成熟的时间,我就会就着墙这边的树爬上墙头,偷桃子吃。那桃子甜甜的,不大,但是是离核的一种,真是好吃。现在回忆起来,仿佛仍能感受到那几十年前桃子的味道。

虽然只是个小屁孩,但初中的我已经开始暗恋邻村的一个小姑娘。我上学比其他同学早一年,所以那小姑娘大概率比我大一岁吧。她有个堂姐嫁给了我一个堂叔,所以...其实我按理说得管她叫姑姑。但管不了那么多,我就是在心里悄悄的喜欢她。

姐姐那时候也和我在一个学校读书。她比我高两级,她学习不错,但好像考高中失利,补习了一年,所以我们姐弟大概在一起读书两年。

印象里有一次我和其他同学追着玩,我冲过一个拐角(当然看不到对面情况)带着较大的速度撞在另一个高年级同学身上。因为我质量太小,所以被反弹回来摔得比较瓷实,躺地上缓了好一会才爬起来。我记得姐姐说了那个同学好一通,但人家真的好无辜,被我撞了还要挨我姐姐念叨。

初中三年感觉好漫长。字写的漂亮板正的班主任卢卢老师(老人家还健在,坚持在初中同学群里每天发东西,但同学们已经很久没人发东西啦),全体师生集体大扫除的场景,校工按点敲上课铃的场景。每晚晚自习同学们的小油灯,以及后来通电以后大喇叭里的每周一歌。太多难忘的事情。

但再难忘也过完了!我成绩本来不错,但中考因为一个插曲也没有考好。简单说说吧,中考是我第一次去县城,40km外的县城。县城里有一座小山,叫黄山。其实只有不到100米高。但我很喜欢啊,我的家乡可是黄土平原。于是我每天都要去爬黄山。结果....就在考最后一门课的时候,好像是生物课,准考证不见了。到处找不见,去爬山的路也找了来回好几趟,没有没有就是没有。总之,虽然那门课最后好说歹说最后终于让我进考场考了,但已经过去了很多时间,心也一直在砰砰跳,那门课完全没有考好。

总之,中考结束,看上去我要辍学了。
啊。快十一点了,我要睡觉了。今天就码到这里。#我的故事 流水账,下回再接着说。
Back to Top